本書依據我國現行的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范,介紹了常見建筑結構體系的概念與設計方法。主要內容包括:建筑結構設計概論、結構極限狀態(tài)及作用、單層排架結構、框架結構、框架支撐結構、剪力墻結構、砌體結構以及常見基礎結構的分析與設計方法。同時,對在我國日益廣泛應用的新型結構形式,如短肢剪力墻結構、板柱結構等也做了簡單的介紹。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建筑結構設計的計算機輔助方法,本書通過一個簡單的例題,介紹了國內最常用的結構設計軟件PKPM的用法。最后,還簡要介紹了建筑結構施工圖設計的平面表示方法和施工圖設計的深度要求。 本書可作為土木工程專業(yè)教學用書,也可供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建筑施工和工程監(jiān)理人員參考。 前 言 本書為了適應厚基礎、寬口徑、應用型的土木工程學生的培養(yǎng)模式,對土木工程專業(yè)原有的建筑結構設計課程進行了較大的整合。本書以建筑結構體系為主線,著重介紹了建筑結構設計概論、結構極限狀態(tài)及作用、排架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砌體結構的設計方法。書中緊扣我國現行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范,同時也介紹了在我國日益廣泛應用的新型結構形式,如短肢剪力墻結構、板柱結構等,注意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新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借此擴大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對本課程的興趣,為今后從事建筑結構設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書中還簡要介紹了框架支撐體系的概念,對常見的基礎結構形式也予以了簡要的介紹。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建筑結構設計的計算機輔助方法,本書通過一個簡單的例題,介紹了國內最常用的結構設計軟件PKPM的用法,這部分內容可以作為學生學習PKPM入門之用。書中還對建筑結構施工圖設計的平面表示方法和施工圖設計的深度要求做了簡要介紹,彌補了國內同類教材的不足。 書中編排了部分例題,每章后附少量的習題,以利于教師教學,同時也便于學生提煉書中重要的內容。 本書可作為土木工程專業(yè)"建筑結構設計"的教材,也可供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建筑施工和工程監(jiān)理人員參考。 本書的第1章、2章、5章、6章、?章、11章和12章由黃東升編寫,第10章由王艷晗編寫,第3章、4章由楊杰編寫,第8章由吳強編寫,第9章由李俊編寫。全書由黃東升、王艷晗統(tǒng)稿。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艾軍教授擔任主審。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務處和土木工程系領導的大力支持。東南大學程文瀼教授審閱了有關剪力墻結構和板柱結構的部分初稿,并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建議。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引用和參考了部分公開出版和發(fā)表的文獻,這些都已在參考文獻中列出,謹向這些文獻的作者表示感謝。 熱忱希望廣大讀者對本書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