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藝術原理》包括上、下兩篇,共十一章的內容,分別就“戲劇的傳統(tǒng)與觀念”和“戲劇的本質和屬性”個部分加以具體而全面的討論和評述。其中,上篇“戲劇的傳統(tǒng)與觀念”部分,具體論述戲劇的起源,東西方戲劇的歷史傳統(tǒng)的形成與發(fā)展,戲劇的形態(tài)與要素,戲劇觀念的覺醒及其演變以及現代戲劇學的形成與發(fā)展等;下篇“戲劇的本質和屬性”則主要圍繞著“戲劇性”的問題,從戲劇的動作、沖突、情境、意象、場面等基本的戲劇理論范疇出發(fā),就戲劇的藝術時空、審美屬性、社會功能以及戲劇的傳播與接受等問題展開具體討論。本書上、下兩篇各有側重,又相互關聯。前者側重于從歷史出發(fā)來總結戲劇的傳統(tǒng)與觀念,分析戲劇的形態(tài)與要素,后者則在邏輯的層面上追問戲劇的本質與屬性、價值與功能。如果說,前者是關于戲劇藝術的歷史評述和文化思考,后者則是對于戲劇的藝術本性的具體展開?;蛘呓栌妹绹鴮W者韋勒克、沃倫所著《文學理論》的說法,前者屬于戲劇的“外部研究”,后者屬于戲劇的“內部研究”?!稇騽∷囆g原理》期望通過這兩者的結合以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關于戲劇理論的概念和知識的體系。當然,不同層次的學習者在閱讀和使用本書時也不妨各有側重,可以適當地加以取舍,而不必拘于本書現有的框架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