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精神鏡像:或知識地圖

精神鏡像:或知識地圖

精神鏡像:或知識地圖

定 價:¥22.00

作 者: (英)柯林伍德 趙志義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地圖冊

ISBN: 9787563359660 出版時間: 2006-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8開 頁數(shù): 33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作為英國新黑格爾主義學派的同時代人,柯林伍德聲稱自己并不屬于這支隊伍,但不同于實在論著的是,他對他們持有一種冷靜的和公正的態(tài)度??铝治榈路Q自己哲學生涯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就在于發(fā)現(xiàn)實在論者的無視歷史事實的研究態(tài)度。最有代表性的例證是”G.E.摩爾在《拒斥唯心論》一文中對于貝克萊的曲解,以及C.威爾森對布拉德雷所從未持有的觀點的批判。這一切都促使他從當時的流派紛爭當中退身出來,開始集中精力于自己的哲學。但1924年《精神鏡像》一書的問世,使他立刻被毫不遲疑地歸入唯心主義殘余分子的行列。本書是20世紀上半葉英國著名哲學家柯林伍德的一部早期代表作。作者在書中對藝術(shù)、宗教、科學、歷史、哲學等精神領(lǐng)域及其相互關(guān)系進行了探索,勾勒出一幅知識地圖,借以傳達其哲學思想的核心理念,即藝術(shù)、宗教等不同形式的精神探索正是人類心靈對其自身的認知,展現(xiàn)出柯林伍德的博學多才。本書為國內(nèi)首譯,對于完整深入地理解柯林伍德的思想不可或缺。

作者簡介

  柯林伍德(R.G.Collingwood,1889—1943),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長期任教于牛津大學,在人文學科諸多領(lǐng)域都有較深的研究,尤以其在歷史哲學方面的思想而著稱。主要著作有《精神鏡像》(Speculum Mentis, 1924)《哲學方法論》(An Essay on Philisophical Method,1933)《藝術(shù)原理》(The Principles of Art,1938)《自傳》(An Autobiography,1939)《論形而上學》(An Essay on Metaphysics,1940)《新利維坦》(The New Leviathan,1942),以及由后人整理出版的《歷史的觀念》(The Idea of History,1946)《自然的觀念》(The Idea of Nature,1945)和《政治哲學論集》(Essay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1989)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心靈之鏡
第三章 藝術(shù)
一 藝術(shù)作為純粹的想像
二 藝術(shù)作品
三 藝術(shù)單子論
四 藝術(shù)的意義
五 知識作為問題與答案
六 藝術(shù)作為一種錯誤形式
七 藝術(shù)的辯證法
八 游戲進技術(shù)
第四章 宗教
一 從藝術(shù)到宗教的轉(zhuǎn)變
二 宗教的成長
三 宗教及其對象
四 宗教中的象征與意義
五 慣例
六 宗教的任務
七 從宗教到思維生活的轉(zhuǎn)變
第五章 科學
一 思想的生活
二 科學之作為抽象概念的斷言
三 驗前或者演繹的科學
四 效用或者抽象的行為準則
五 經(jīng)驗的或者演繹的科學
六 科學之作為一種推測
七 作為思想直覺形式的科學
八 知性與理性
第六章 歷史
一 作為事實斷定的歷史
二 歷史的成長
三 作為絕對客體的事實世界
四 義務或具體的倫理
五 歷史的崩潰
六 從歷史到哲學的轉(zhuǎn)變
第七章 哲學
一 作為自我意識的哲學
二 一般性的唯實論哲學或者教條主義哲學
三 審美哲學
四 宗教哲學
五 科學哲學
六 歷史哲學
七 關(guān)于錯誤形式的理論
八 哲學之作為絕對知識
九 絕對的心靈
十 絕對倫理
第八章 寶鑒之鏡
譯名對照表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