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社會學概論

社會學概論

社會學概論

定 價:¥21.00

作 者: 方青
出版社: 安徽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社會科學總論

ISBN: 9787811100747 出版時間: 2005-09-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大16開 頁數(shù): 26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社會學概論》當代中國社會正在發(fā)生著十分巨大而復雜的變化: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農村向城市、封閉向開放、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等的轉變以及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使得我們所處的社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我們每一個個體也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大的社會風險。雖然社會進步特別是經濟發(fā)展的成果是相當顯著的,但是各種社會問題卻不斷涌現(xiàn),人與人的關系發(fā)生著變化,作為社會基本單位的家庭泛起波瀾,單位組織變得不再固定,城市與鄉(xiāng)村的內部結構以及城鄉(xiāng)關系也在各種矛盾的角力中展示著新的格局。此外,環(huán)境、人口和文化對于社會運行的作用更加明顯。在這種持續(xù)、巨大的杜會變遷中-每一個人都會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思考著共同的問題: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又將往哪里去?我們該怎樣應對各種挑戰(zhàn)和有效規(guī)避風險?如果走小純粹的理想王國,社會學可能會給我們一種知識和一個獨特的視角。通過社會學這扇窗戶.我們也許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和更多解決問題的途徑,會使我們更加理性和清醒的同時也將使我們在透視社會的繁華和寂寥之后,更加充滿激情與責任。在這樣一種社會價值取向的基礎上編寫科類基礎課教材,其目的顯然不僅是簡單的理論知識和方法的傳授,更主要是對大學生社會品質的塑造。讓我們學會“通過社會學去思考”。《社會學概論》的編寫是安徽師范大學科類基礎課教材建設項目之一,同時也是安徽省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的前期成果。它的編寫和出版旨在為科類基礎課教學和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在社會學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加強科類基礎課跨學科性和普及性,并為實現(xiàn)文文相通,文理相通提供平臺。

作者簡介

  第二章社會學的歷史:產生、普及和發(fā)展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相對來說要年輕的多。世界各國學者普遍認為,社會學產生的時間是從19世紀30年代法國孔德提出“社會學”和建立這門學科的思想體系開始的;同時,與以孔德實證主義為基礎的社會學說相對的、從相反方向研究和剖析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說也在19世紀40年代產生。本章主要介紹西方社會學產生、普及和發(fā)展的歷史,以及社會學在中國的發(fā)展歷程。一、社會學產生的背景 19世紀初,西歐資本主義正處于迅速發(fā)展的上升時期,它的矛盾也逐漸顯露出來。當時,不少的思想家和知識分子對于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以及所建立起來的社會秩序普遍感到不滿和失望,在人們強烈要求改革現(xiàn)存社會制度的社會背景下,以孔德為代表的學者提出來的理論,成為了改良和完善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方案?,F(xiàn)代社會學就在此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起來,并迅速遍及美國等國家,在不到i00年的時間里它的足跡幾乎遍布全世界。其發(fā)展之所以如此迅速,有其深刻的思想淵源和社會根源。(一)思想理論淵源人類對由自身活動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及其思考,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是源遠流長的。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家荀子就曾論述過“人生不能無群”的思想,他認為人之所以異于禽獸,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叭骸奔础吧鐣?。此后中國歷代思想家都圍繞著“經邦濟世”這個主旨,對社會的政治、經濟、倫理道德乃至民風民俗,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討論和辯論,積累的著作典籍浩如煙海,成為人類古代社會生活記錄和社會思想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方,關于人類共同生活的構成條件和變遷機制,是從古希臘時代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來的歷代哲學家和思想家一直關注和論述的問題。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和奧古斯丁從宗教神學立場也曾對此作過論證?!?/div>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重新認識我們的社會
 一、什么是社會學——邀請你打開又一扇窗戶
 二、社會學的理論視角——主流話語
 三、社會學的特點及學科地位
 四、社會學研究的方法
 五、社會學的功能
 思考題
第二章 社會學的歷史:產生、普及和發(fā)展
 一、社會學產生的背景
 二、社會學的傳統(tǒng)(經典人物和經典理論)
 三、社會學的中期發(fā)展
 四、當代社會學的狀況及其發(fā)展趨勢
 五、社會學在中國
 思考題
第三章 社會及其結構:我們生活在哪里
 一、什么是社會
 二、什么是社會結構
 三、社會的基本構成要素
 思考題
第四章 人的社會化:個體和社會的共同期待
 一、什么是社會化
 二、社會化的理論
 三、社會化的條件
 四、社會化的內容
 思考題
第五章 社會群體:走向社會的橋梁
 一、什么是社會群體
 二、什么是初級社會群體
 三、初級社會群體的典型——家庭
 四、什么是社會組織
 思考題
第六章 社區(qū):尋找我們共同的家園
 一、什么是社區(qū)
 二、西方社區(qū)理論
 三、社區(qū)類型
 四、社區(qū)發(fā)展和我國城市化道路
 思考題
第七章 社會互動與社會角色:給別人一個好印象
 一、什么是社會互動
 二、社會互動的理論
 三、社會互動的形式
 四、集合行為——一種特殊形式的社會互動
 五、什么是社會角色
 思考題
第八章 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社會公平的訴求
 一、什么是社會分層
 二、馬克思主義階級分層理論
 三、西方社會學分層理論
 四、社會分層研究的方法與標準
 五、什么是社會流動
 思考題
第九章 社會變遷與社會現(xiàn)代化:我們走向未來
第十章 社會制度:秩序與行動的保障
第十一章 社會問題:社會轉型的代價
第十二章 社會控制:社會秩序與安全的機制
參考文獻
后記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