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勞動權益保護理論與實踐》一書,是由歐盟提供資助、北京大學法學院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執(zhí)行的婦女勞動權益公益法律援助項目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心對現階段中國婦女勞動權益保護的探索和總結。中心從1995年12月成立起,在中國婦女權益保護法律援助之路上已整整走了10年。10年來,我們一直在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不斷地思考和總結,對婦女權益法律援助的認識和理解也在不斷地提高和深化。我們認識到,法律援助不應僅僅停留在對某個當事人的援助和某個案件的解決,而應通過對案件的援助,發(fā)現婦女群體權益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以及立法、執(zhí)法中的問題、困難和障礙,并通過研究、呼吁、建議、倡導等方式推動問題的解決,從而帶動一類案件、一批案件的解決,從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實現法律援助。隨著中國法律援助制度和婦女權益保障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我們看到,當前及將來相當一段時間內,婦女個體權利保護能力的不足已不是影響婦女權益保護的主要問題,來自相關制度及立法和執(zhí)法中的障礙才是廣大婦女面臨的更緊迫也是更根本的問題。需要保護的也不僅僅是個別或部分貧弱婦女,而是在社會中處于弱勢的整個婦女群體。在我國經歷社會轉型的當前,這種保護顯得尤為緊迫,而這個任務以目前我國的法律援助體系還無法涵蓋。而以維護公共利益、推動社會變革為宗旨的公益訴訟正越來越為中國法學界和實務界所關注。公益訴訟通過辦理公益案件及調研、呼吁、立法倡導、區(qū)域性立法試點等一系列策略和方法,維護某一領域的群體利益并影響和推動該領域立法和政策的改革,它是全面而充分地從制度層面保障弱勢群體權益的有效手段。因此,中心在繼續(xù)開展婦女法律援助的同時,從2004年起,將工作戰(zhàn)略由法律援助轉變?yōu)閭€案法律援助與公益訴訟并重,力求通過公益訴訟,影響、推動婦女群體權益立法和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并推動中國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在中心所開展的婦女權益保護工作中,婦女的勞動權益是我們所關注的一個重點領域。婦女勞動權益是婦女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婦女的生存和發(fā)展。我國勞動法律體系雖然已基本建立,但在對勞動者的有效保護方面仍未盡如人意,特別是在對女性勞動者的勞動保護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問題和障礙。如職場性別歧視、外來打工妹的勞動權益受侵害嚴重、女職工的特殊保護得不到很好的實施等等。目前我國就業(yè)形勢嚴峻,侵害婦女勞動權益呈現出公開化、多樣化的特點,并表現出較為嚴重的態(tài)勢,值得社會各界的關注,需要從立法、司法、執(zhí)法的層面上予以解決。婦女勞動權益公益法律援助項目是我們總結10年的婦女勞動權益法律援助的理論和實踐,并從公益訴訟的角度探索婦女勞動權益保護新的途徑和方法的一次有益嘗試。該項目通過代理婦女勞動權益案件、提供法律咨詢、對目標群體的培訓和宣傳、社區(qū)試點、舉辦婦女勞動權益論壇及研討會、建立婦女勞動權益公益法律援助專門網頁以及提出立法建議等活動,保護婦女的勞動權益,推動全社會對婦女勞動權益更為廣泛和深人的關注,推動中國婦女勞動權益的立法和相關制度的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項目執(zhí)行期為一年,從2005年4月1日啟動,至2006年3月31日結束,各項活動均已圓滿、順利完成?!吨袊鴭D女勞動權益保護理論與實踐》一書既是中國婦女勞動權益公益法律援助項目的一項重要成果,也是對該項目的一個總結與回顧,更是中心的專兼職律師及專家組成員對這一領域實踐的探索和研究。由于時間倉促,書中的一些文章還不夠洗練,一些觀點還值得商榷。但從這一篇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中國公益律師追求公平正義、維護弱者權益的可貴的職業(yè)理想和社會責任感,感受到在現有法律環(huán)境下他們所作出的積極不懈的努力和思考。但愿這本書著能起拋磚引玉之效,喚起社會對中國勞動女性生存狀況的關注,推動婦女勞動權益保護事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借助此書,我再次感謝歐盟對該項目的資助,感謝我們的專家組成員以及上海市婦聯、北京市海淀區(qū)婦聯、北京市昌平農家女實用技能培訓學校等組織和機構對項目的大力支持與合作,也感謝中心的全體成員——我的同仁們?yōu)轫椖康膱?zhí)行和本書的出版所做的努力和所付出的心血。特別地,我要感謝我們的當事人——這些勇敢而可敬的女性,在強權和侵害面前她們選擇了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在這個過程中,她們有的失敗了,有的甚至付出了失去工作、家庭和未來的代價,她們的社會地位是卑微的,她們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她們是推動中國法制化進程的勇士,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中國婦女勞動權益公益法律援助項目已告一段落,但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繼續(xù)我們在中國婦女勞動權益保護領域的探索與實踐,也希望得到各方面的繼續(x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