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引言
2 概述與背景
3 結果
3.1 PCI成功的定義
3.2 即刻結果:手術并發(fā)癥
3.3 即刻結果:成功率
3.4 長期結果與再狹窄
3.5 成功與并發(fā)癥的預測因素
3.6 與CABG比較
3.7 與藥物治療比較
4 醫(yī)療機構與術者的能力
4.1 質量保證
4.2 術者與醫(yī)療機構的手術例數
4.3 心臟外科現場支持的價值
4.4 STEMI沒有心臟外科現場支持的直接PCI
4.5 沒有心臟外科現場支持的擇期PCI
5 臨床表現
5.1 無癥狀缺血或CCS分級I或II級心絞痛患者
5.2 CCS分級III級心絞痛患者
5.3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
5.4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
5.5 既往做過CABG患者的PCI
5.6 輔助技術的應用(血管內超聲成像、血流速度和壓力)
6 PCI患者的處理
6.1 技術的演變
6.2 PCI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輔助治療
6.3 PCI后的處理
7 特殊問題
7.1 首次心導管檢查時一次性施行血管成形術PCI
7.2 心臟移植患者的PCI
7.3 臨床再狹窄:背景與處理
7.4 PCI的成本效益分析
8 展望
9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