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壬午(明崇禎十五年1642)
五月五日同人分韻得愁字
己丑(清順治六年1649)
嵩岳寺
郭元甫、焦錫三讀書壺丘,訪之值雨
村居
七夕聞笛
庚寅(順治七年1650)
登太室絕頂
宿少林寺
辛卯(順治八年工651)
洛陽古意
試洛謁關帝廟
題《井梧遺恨圖》
君子學以至其道
天地位焉
如此然后可以為民父母
壬辰(順治九年1652)
公車北上留別傅左啟門人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子曰“參乎吾道”全章
經正則庶民興
順治九年七月二十二日,上親出郊外,遣諭定遠大將軍及諸將南征應制
遣官賑貸天下水旱饑民詔
擬上于孟秋躬祀太廟,以功臣配享應制
早朝金水橋待制
以禁囿假貧民舉直言極諫之士詔
圣駕臨雍應制
擬恭進《太宗文皇帝實錄表》
西山霽雪
擬以房玄齡、杜如晦為仆射,以魏徵守秘書監(jiān)參預朝政制
擬漢文帝親耕藉田詔
賦得“龍池柳色雨中深”
中秋素瀨亭得螢字
除夕作柬嵩山諸社友
癸巳(順治十年1653)
甘泉房中芝產九莖頌并序
賦得“東風已綠瀛洲草”
賦得“夏云多奇峰”
擬上軫念畿輔災荒,特發(fā)帑金,敕大臣分郡賑濟,全
……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