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小傳安徒生1805年4月生于丹麥富恩島上的小城鎮(zhèn)奧登塞。父親是個貧苦的鞋匠,曾到拿破侖的軍隊當過兵;母親出身貧寒,做過洗衣女工。安徒生自幼酷愛文藝,喜歡幻想,但沒有上學讀書的機會;14歲時懷著追求藝術的心愿,一人到首都哥本哈根。到處登門求助,舞蹈、唱歌、演戲都沒能學成;17歲時得到皇家劇院經理古林的幫助,進斯拉格爾賽學校讀書,23歲又考入哥本哈根大學,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創(chuàng)作有游記、詩劇、詩歌等。1833年開始到國外旅行;第二年創(chuàng)作《亞格納特和水神》;第三年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即興詩人》。1835年起,進行童話創(chuàng)作,抱定“爭取未來一代”的目標,每年貢獻本童話作品,終于在這一藝術天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從中年到晚年,旅行和創(chuàng)作童話成為他最主要的生活內容;他共創(chuàng)作了168篇童話和故事,這些作品遍傳世界各國,成為人類文學寶庫中流傳久遠的珍貴的精神財富。安徒生于1875年8月逝世。1955年,安徒生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列為全人類紀念的“世界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