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尼斯伯格1930年出生于美國紐約,但童年的她是在賓州一個小鎮(zhèn)度過的。小城里人們彼此熟悉,使她從小便對自我的期望很高。她自幼喜愛讀書和繪畫,但是柯尼斯伯格在大學和研究所中主修的課程都是化學,而且均有相當好的表現。因為當時創(chuàng)作的種子尚未在她心中萌發(fā)。她大學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化學教師。沒想到在她有機會和孩子真正接觸后她才發(fā)現,雖然化學難不倒她,但她更感興趣的,卻是孩子本身,是學生腦子里在想些什么,而不是實驗室中的瓶瓶罐罐。與此同時,她發(fā)現自己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最小的孩子上學后,她每天早上開始為這個新找到的興趣投下心力。于是她在教了幾年書,也有了自己的小孩后,柯尼斯伯格在1967年正式提起了筆,寫下了兩本書《小巫婆求仙記》和《天使雕像》。這兩本書,為柯尼斯伯格的寫作生涯奏響了轟轟烈烈的序曲,也奠定了她在兒童文學界的地位。在柯尼斯伯格開始寫作后,也嘗試著自己畫插圖。她自寫自畫,旗開得勝。與其他作家的作品比起來,念化學的柯尼斯伯格呈現出的寫作風格是屬智慧型的,她的作品內容錯綜復雜描寫卻精密準確,結構細膩,富有邏輯性和幽默感,這可能得益于她早年的理科學習。她清楚自己創(chuàng)作的目的,并充分掌握了自己的專長和特色,努力為孩子在文學領域中開創(chuàng)一片有深度的天空。《小巫婆求仙記》是柯尼斯伯格的處女作,曾榮獲一九六八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而她的另一部小說《天使雕像》,在同年榮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在美國,獲得過多屆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的作家不在少數,但在同一年中囊括金獎和銀獎的作家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