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機遇與挑戰(zhàn)
1. 1 “萬物的本原是數(shù)”
1. 2 狼煙的啟發(fā)
1. 3 計算機網絡的釋義
1. 4 上一個世紀的三場革命
1. 4. 1 PC機革命
1. 4. 2 操作系統(tǒng)革命
1. 4. 3 Internet革命
1. 5 Internet的使命
1. 5. 1 預測未來
1. 5. 2 千年等一回
1. 5. 3 嵌入式Internet是一個變換
第2章 E-Life
2. 1 不知道為什么
2. 2 未來的住宅
2. 3 電視機的未來
2. 4 還是電話嗎?
2. 5 游戲:一種不可能取代的教育
2. 6 家庭保健中心
2. 7 殷勤的廚師
2. 8 身網和智能房間
2. 9 家庭網絡
2. 10 永遠滿足不了的要求
第3章 嵌入式網絡機器人
3. 1 探索的沖動
3. 2 個人機器人
3. 3 基于行為的機器人
3. 4 網絡機器人
3. 5 機器人定位算法
3. 6 機器人繪圖
3. 7 永遠不是人
第4章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的選擇
4. 1 為什么嵌入?
4. 2 從電信市場到掌上電腦
4. 3 從信息的激勵到Windows me的出現(xiàn)
4. 4 Linux的挑戰(zhàn)
4. 5 無線網絡Linux
4. 5. 1 嵌入式必然導致無線
4. 5. 2 只有無線才能移動
4. 5. 3 擴移動必須小型化
4. 6 信息家電與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
4. 7 競爭是殘酷的
第5章 非居間化設計
5. 1 抑制競爭
5. 2 剛司協(xié)議(IP)簇
5. 2. 1 應用層
5. 2. 2 尋址
5. 2. 3 IP路由選擇
5. 2. 4 ICMP
5. 2. 5 IRDP
5. 2. 6 傳輸層
5. 2. 7 高層協(xié)議
5. 3 共生的非居間化
5. 4 Internet
5. 4. 1 E-mail
5. 4. 2 FTP
5. 4. 3 Telnet(在線服務)
5. 4. 4 IRC
5. 4. 5 News
5. 4. 6 WWW
5. 4. 7 Gopher
5. 5 Switch. Router和Webit
5. 6 掠奪性的非居間化
5. 7 生產者/消費者模型
第6章 藍牙技術(B1ue tooth)
6. 1 藍牙系統(tǒng)
6. 1. 1 射頻特性
6. 1. 2 TDMA結構
6. 1. 3 差錯控制
6. 1. 4 跳頻技術
6. 1. 5 安全控制
6. 2 建立網絡連接
6. 2. 1 藍牙組網
6. 2. 2 藍牙組網狀態(tài)
6. 2. 3 建立網絡連接
6. 3 協(xié)議的體系結構
6. 3. 1 協(xié)議體系
6. 3. 2 藍牙核心協(xié)議
6. 3. 3 電纜替代協(xié)議
6. 3. 4 電話控制協(xié)議
6. 3. 5 可選協(xié)議
6. 4 藍牙用戶模式及協(xié)議棧
6. 4. 1 文件傳輸模式
6. 4. 2 Internet的網橋模式
6. 4. 3 局域網訪問模式
6. 4. 4 同步模式
6. 4. 5 一機三用電話模式
6. 4. 6 頭戴式設備模式
6. 5 藍牙技術應用前景
第7章 無線網絡傳感器
7. 1 從有線到無線
7. 2 IP粘合移動和固定
7. 3 嵌入式設備原理
7. 3. 1 感知信息的傳播定律
7. 3. 2 探測和估計的理論基礎
7. 3. 3 通信的限制
7. 3. 4 IC中節(jié)能技術
7. 4 信號處理
7. 5 網絡體系結構
7. 6 節(jié)點體系結構
7. 7 廣義傳感器
第8章 Think it, “Webit”
8. 1 后PC時代
8. 2 嵌入式設備
8. 3 小東西大道理
8. 3. 1 IP上的“行為”
8. 3. 2 接入網絡
8. 3. 3 低成本固件
8. 3. 4 設計一個范例
8. 4 低成本系統(tǒng)環(huán)境
8. 5 編制一個屬于你的Web
8. 6 Webit開發(fā)工具EIBuilder
8. 6. 1 EIBuilder的設計理念
8. 6. 2 系統(tǒng)環(huán)境
8. 6. 3 系統(tǒng)文件格式定義
8. 6. 4 EIBuider的主要組件及模塊定義
8. 7 新版本的EIBuilder
8. 8 敢問路在何方
第9章 偽Java虛擬機
9. 1 反熵意味著創(chuàng)造
9. 2 后網絡時代
9. 3 大膽的構想
9. 4 創(chuàng)造來自于需要
9. 5 從“控制”中來, 回到“控制”中去
9. 6 偽JAVA的體系結構
9. 7 歷史的軌跡
9. 7. 1 PharLAp公司
9. 7. 2 Agranat Systems公司
9. 7. 3 emWare公司
9. 7. 4 PicoWeb公司
9. 7. 5 Dallas半導體公司
9. 7. 6 Neu-Era公司
第10章 嵌入式傳感/施動模型
10. 1 對嵌人式的影響
10. 2 神經友射理論對嵌入式的支持
10. 3 嵌入式傳感/施動模型描述
10. 4 傳感模塊
10. 5 施動模型
l0. 6 動態(tài)相互作用與融合模塊
10. 7 反應和行為的嵌入式研究
第11章 嵌入式Internet的計算
11. 1 老問題新概念
11. 2 不可缺少的技術
11. 2. 1 嵌入式Web服務器
11. 2. 1 Java. applets和Jini
11. 2. 3 無線網絡連接
11. 3 設備技術
11. 4 無孔不入的應用
11. 4. 1 E—Home
11. 4. 2 實驗跟蹤
11. 4. 3 健康監(jiān)控
11. 5 依舊存在的挑戰(zhàn)
第12章 融臺計算
12. 1 計算的局限性
12. 2 未來做什么?
12. 3 透過網絡訪問行為
12. 4 突破人體的感知界限
12. 4. 1 感知在皮膚之外
12. 4. 2 軟件控制
12. 4. 3 網絡控制
12. 4. 4 網絡時鐘
12. 5 拓展我們的操作空間
12. 6 計算是一種信息融合
12. 7 計算機科學的新定義
12. 8 計算動力學
第13章 原組織計算
13. 1 來自細胞生物學的誘惑
13. 2 原組織系統(tǒng)的編程范例
13. 2. 1 “無規(guī)則游戲”
13. 2. 2 “波粒二象性”
13. 2. 3 從波傳播到模式成形
13. 2. 4 來自生物的更多隱喻
13. 2. 5 物理學和守恒系統(tǒng)
13. 3 細胞計算
13. 4 納米空間的計算:一個真實的夢幻
第14章 這里不是結論
14. 1 哲學家與船夫
14. 2 嵌人式Internet的興趣和利益
14. 2. 1 養(yǎng)一個“蜘蛛”去編織你的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