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會計學界長年議論的企業(yè)并購會計問題,以美國的會計準則為核心,參照國際會計準則,對包括迄今為止的最新見解和各種觀點進行了一攬子研究。作為經濟以及經營上的一般詞匯M&A(Mergers&Acquisitions),會計上稱為企業(yè)并購(BusinessCombination)。當今,M&A的金額巨大化和全球化已給予世界經濟極大的影響。本書分兩大部分,第一至三章主要介紹企業(yè)并購會計的概念,M&A及并購會計的歷史變遷,通過對會計方法的比較提出“修正購買法”觀點。第四至六章分別探討購買法下的個別課題,依次為主并方辨認、資產和負債的確認與評估方法以及商譽的會計處理,其中重點解析了以美國會計研究機構為首的先行研究成果。具體內容如下:第一章歸納本書研究所涉及的基礎概念。首先,探討M&A的定義。M是Mergers,意思為合并,A是Acquisitions,意思為收購。經濟學以及經營學上的M&A概念并不嚴謹,見解不一。歸納起來,M基本上是法律的概念,包括取得被并企業(yè)的凈資產和取得發(fā)行在外的股票。同時明確了M&A的動機,它的發(fā)展不僅對于發(fā)達國家的經濟成長作出了貢獻,而且對于我國還具有解決國有企業(yè)虧損問題以及搞活整個經濟的意義。、其次,探討了會計上的企業(yè)并購概念。企業(yè)并購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企業(yè),為調整對當事企業(yè)的經營權或者凈資產的控制,而形成一個會計主體的行為。這里可以通過“獨立企業(yè)”、“控制”和“會計主體”三個主要概念來理解。其目的在于對并購會計的范圍予以明確界定,以防利用并購會計規(guī)則處理非并購業(yè)務和交易,防止操縱利潤。企業(yè)并購的內容不僅包括法定的合并,還包括獲取為子公司的收購交易,但它又不能包括松散的聯合及集團內部的產權交易。對于是否形成收購子公司的“控制”,美國采用持股標準,國際會計準則和我國都采用實質控制標準。最后用簡單的例子將并購會計的權益結合法、購買法以及互相購買法和公允價值結合法進行比較,明確這些方法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