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多彩,畫道重丹青。愿持生花筆,描出萬縷情。中國繪畫,古稱丹青;丹青就是工筆重彩畫。自先秦到唐宋,工筆重彩畫一直中國繪畫的主體,寫下了美術史上最燦爛的篇章。元明以后,寫意畫興起,獨尊水墨,工筆重彩畫遭受冷遇,跌入低谷,長達七百年之久。20世紀初始獲轉機,但國家多難,舉步艱難。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改造舊年畫、連環(huán)畫為契機,帶動了中國畫的改革,工筆重彩這一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方被方泛采用,并注入了新的新機和活力,工筆重彩畫了就此走上了復興之路。工筆重彩畫在黨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指導引下,在新時期改革開放形勢鼓舞下,得到了迅猛發(fā)展,出現了奇變般的變化,由傳統型向現代轉化,舊貌換新顏。這是時代的機遇,歷史的必然。轉型絕不是背離傳統,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開拓創(chuàng)新、走民族化的發(fā)展道路。一方面要深層挖掘傳統中的一切有活力的元素,一方面要博取民族民間藝術中的豐富營養(yǎng),另一方面還要廣泛吸納外來藝術的精華為我所用,以民族的語言同世界交流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