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論
1.1 地震勘探與計算機
1.2 地震數據采集、處理和解釋軟件
1.3 地震軟件平臺
2 地震數據批量處理
2.1 批量處理基本概念
2.2 模塊編程模型與屬性描述
2.3 模塊參數的獲取
2.4 模塊的執(zhí)行控制
2.5 GRISYS系統(tǒng)
2.6 數據通道
3 地震數據交互處理
3.1 從純批量處理到解釋性處理
3.2 地震交互處理模塊
3.3 地震交互處理框架與設計模式
3.4 地震交互成像
4 地震數據管理
4.1 地震數據管理問題
4.2 地震數據格式
4.3 地震數據組織和管理
4.4 疊前地震數據組織與存取
4.5 結構化數據組織
4.6 三維疊后地震數據的組織
5 地震三維可視化
5.1 三維可視化
5.2 直接體繪制技術
5.3 三維可視化應用
5.4 虛擬現實可視化
6 地震數據并行處理
6.1 并行處理基本概念
6.2 地震并行處理模式
6.3 地震并行處理應用框架
6.4 地震數據處理并行化技術
6.5 地震并行處理環(huán)境與工具
7 地球科學軟件體系結構
7.1 軟件平臺
7.2 軟件體系結構
7.3 軟件體系結構式樣
7.4 一體化軟件體系結構參考模型
7.5 軟件框架
8 基于網絡的地震計算技術
8.1 信息高速公路
8.2 集群計算
8.3 客戶/服務器計算
8.4 網格計算
9 石油軟件集成技術
9.1 數據集成
9.2 集成框架
9.3 從處理解釋一體化到勘探開發(fā)一體化
10 數值計算
10.1 基本計算
10.2 向量計算
10.3 并行計算
11 地震軟件系統(tǒng)開發(fā)
11.1 大型地震軟件系統(tǒng)開發(fā)
11.2 軟件過程與軟件過程模型
11.3 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
11.4 面向對象開發(fā)與架構中心開發(fā)
11.5 軟件過程的可控性和成熟度
附錄A 若干開放源碼的地震軟件簡介
附錄B 部分數值計算公式推導
后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