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浮法工藝的產生
一、概述
二、浮法工藝的產生
三、浮法工藝的優(yōu)點
第二節(jié) 浮法玻璃的發(fā)展概況
一、國外浮法玻璃的發(fā)展概況
二、我國浮法玻璃的發(fā)展概況
第三節(jié) 浮法玻璃成型工藝的特點
一、成型時不需克服玻璃自身的重力
二、可以充分發(fā)揮玻璃表面張力的作用
三、玻璃帶橫向溫度均勻
四、可以比較容易地生產特薄和特厚玻璃
五、成型過程中溫度降落慢、拉引速度快
六、避免了玻璃結晶缺陷、作業(yè)周期長
七、板寬加大比較容易
八、可以在線生產鍍膜玻璃
九、容易實現(xiàn)切裝機械化自動化
十、可以比較容易地生產特大片玻璃
第二章 原料工藝及其技術裝備
第一節(jié) 浮法玻璃的化學成分
一、玻璃中各種氧化物的作用
二、浮法玻璃的化學成分
第二節(jié) 原料的質量要求
一、浮法玻璃對原料化學組成的要求
二、浮法玻璃對原料粒度組成的要求
三、浮法玻璃對原料中難熔礦物含量的要求
第三節(jié) 原料均化
一、原料均化系統(tǒng)
二、物料均勻性的評價和計算
三、均化類型及堆取料方式
第四節(jié) 貯料倉
一、物料在貯倉中流動現(xiàn)象
二、整體流倉斗
第五節(jié) 配合料的制備
一、配料過程的設備及其功能
二、配合料的混合
三、配合料制備過程的控制系統(tǒng)
第三章 浮法玻璃成型原理
第一節(jié) 玻璃的粘度
一、粘度的定義及其作用
二、溫度和成分對玻璃粘度的影響
三、玻璃粘度的計算方法
第二節(jié) 玻璃的拋光原理
一、拋光的概念
二、表面張力
三、成型特性和平衡厚度
四、玻璃液表面波的特性及其衰減
第三節(jié) 拉薄原理
一、拉薄的適宜粘度
二、拉薄方法
三、自由拉薄過程分析
四、控制拉薄過程分析
第四節(jié) 厚玻璃生產原理
第四章 錫槽中的物理化學反應
第一節(jié) 金屬浮拋液
一、金屬浮拋液的選擇
二、錫的性質
第二節(jié) 錫槽中的化學反應
一、玻璃液與耐火材料之間的化學作用
二、氧化還原反應
三、錫的化合物對玻璃質量的影響
第三節(jié) 保護氣體成分和質量要求
一、保護氣體成分
二、保護氣體消耗量
三、保護氣體純度的理論計算
第四節(jié) 錫槽中的離子交換反應
一、產生離子交換反應的機理
二、離子交換反應及其產生的影響
第五節(jié) 氫和氧對形成“霧點”的影響
第五章 浮法玻璃的成型工藝
第一節(jié) 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
一、6mm玻璃的生產
二、薄玻璃的生產
三、厚玻璃的生產
第二節(jié) 錫槽日常操作
一、引頭子
二、砸頭子
三、換流槽(唇磚)
四、換閘板
五、加錫
六、清錫渣
七、錫的存放
第三節(jié) 錫槽的附屬設施
一、拉邊機
二、直線電機
三、八字磚
四、擋邊輪
五、冷卻器
六、扒渣機
第四節(jié) 錫槽生產指標及操作注意事項
一、錫槽生產指標
二、錫槽操作注意事項
第六章 玻璃熔窯
第一節(jié) 玻璃熔窯的發(fā)展概況
第二節(jié) 熔窯的結構
一、投料池的結構和尺寸
二、熔化部尺寸的確定及其結構
三、卡脖和冷卻部的結構
四、小爐和蓄熱室的結構
五、煙道和煙囪
第三節(jié) 燃燒器的選型及其安裝布置
一、概述
二、燃燒器的設計選型及其要求
三、重油燃燒器的安裝位置
四、天然氣燃燒器的布置安裝方式及其要求
五、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第四節(jié) 玻璃熔窯用耐火材料
一、窯體侵蝕的一般機理
二、各部位耐火材料的選擇和要求
第五節(jié) 熔窯的節(jié)能途徑
一、提高熔化率是熔窯節(jié)能最有效的途徑
二、改進蓄熱室結構、提高蓄熱效能
三、熔窯保溫
第六節(jié) 熔窯的生產操作及其控制
一、概述
二、投料方式與液面控制
三、熔窯的燃燒控制
四、熔窯壓力的檢測和控制
五、換向系統(tǒng)
六、冷卻風系統(tǒng)
第七章 錫槽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錫槽尺寸的確定
一、錫槽的熱平衡
二、錫槽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三、錫槽尺寸的確定
四、計算舉例和說明
五、錫槽的工藝分區(qū)
六、錫槽的深度
第三節(jié) 錫槽的結構和材質
一、槽體
二、頂蓋
三、胸墻
四、鋼結構
五、入口端
六、出口端
第四節(jié) 錫槽熱工制度
一、玻璃在錫槽中浮拋冷卻過程的傳熱問題
二、玻璃帶在錫槽中冷卻過程的表面熱流
三、玻璃帶的表面溫度與介質溫度的關系
四、玻璃帶在錫槽中的冷卻速度問題
第五節(jié) 錫槽電功率的計算和分配
一、錫槽烘烤加熱
二、錫槽保溫加熱
三、錫槽生產加熱
四、燃氣輔助加熱
第六節(jié) 錫槽電加熱元件和溫度控制
一、電加熱元件的選擇
二、三相硅碳棒的特性及其安裝要求
三、鐵鉻鋁電阻絲的特性及其安裝要求
四、錫槽的溫度控制
第八章 玻璃退火窯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玻璃退火的定義和目的
二、玻璃中內應力的成因和檢驗方法
三、玻璃退火的標準
第二節(jié) 玻璃退火溫度的確定
一、阿達姆斯和威廉遜法
二、玻璃退火上限溫度的近似計算
三、根據玻璃化學成分計算退火溫度
四、計算舉例和說明
第三節(jié) 玻璃退火工藝制度的計算
一、加熱均熱預退火區(qū)(A區(qū))
二、重要冷卻區(qū)(B區(qū))
三、冷卻區(qū)(亦稱后退火區(qū),C區(qū))
四、熱風循環(huán)強制對流冷卻區(qū)(Ret區(qū))
五、室溫風強制對流冷卻區(qū)(F區(qū))
六、舉例計算和說明
第四節(jié) 退火窯的結構和傳動
一、退火窯結構概述
二、鋼殼體的退火窯結構
三、退火窯輥道及其傳動裝置
第五節(jié) 退火窯的溫度制度及其控制
一、退火的溫度制度
二、退火窯的溫度控制
第六節(jié) 玻璃在退火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處理方法
一、玻璃帶上下表面不對稱冷卻
二、玻璃帶橫向溫度不均勻
三、玻璃板橫向溫度不對稱分布
四、玻璃在退火中出現(xiàn)的缺陷和處理方法
第七節(jié) 退火窯的熱工計算
一、退火窯加熱系統(tǒng)的設計計算
二、退火窯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計算
三、冷卻風管的布置和風機選型
第九章 冷端設備及其自動控制和玻璃的儲存
第一節(jié) 工藝對冷端設備的要求
一、概述
二、冷端工藝流程
第二節(jié) 冷端設備的功能和結構
一、概述
二、冷端各項設備的功用、結構、性能和特點
三、浮法玻璃檢測裝置
四、玻璃的切裁系統(tǒng)
五、浮法玻璃表面保護
六、玻璃的堆垛與裝箱
第三節(jié) 冷端自動控制系統(tǒng)
一、概述
二、切割區(qū)控制系統(tǒng)
三、輸送堆垛區(qū)控制系統(tǒng)
四、碎玻璃系統(tǒng)的控制
第四節(jié) 玻璃的儲存(成品庫)
一、成品庫的面積
二、成品庫裝備
三、其他要求
第十章 保護氣體
第一節(jié) 氮氫混合氣的制備和凈化
一、氮和氫的物化性質及其在保護氣體中的作用
二、氮、氫氣的制備方法
三、氮氣的制備——空氣分離法
四、水電解制氫
五、氨分解制氫
六、氫的凈化
第二節(jié) 保護氣體的輸送和混合
一、保護氣體的輸送
二、保護氣體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