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擁有一大批市級、區(qū)級的文藝演出團體及國際、國內著名的導演和演員。較受喜愛的劇種有京劇、昆劇、滬劇、越劇、淮劇、話劇、滑稽劇、評彈等,還有音樂、舞蹈、馬戲和雜技。每個劇種都有各自的忠實觀眾和戲迷。在社區(qū),在公同,在文化宮,在俱樂部,還聚集了許多戲曲票友和音樂愛好者,他們自拉自唱,白娛自樂。上海的影視節(jié)目豐富多采。上海有2個廣播電臺、4個電視臺、4個電影制片廠和良好的拍攝基地。“大世界”是海派藝術的典型體現。曾經是“遠東第一游樂場”的“大世界”建于1917年,最初由上海巨商黃楚九創(chuàng)辦,后被黃金榮買下?!按笫澜纭眱仍O有電影院、大小劇場、雜耍場、哈哈鏡等。20世紀60年代,來這里的游客只需花上2毛錢買張門票,就可以隨心所欲串場子在里面玩上一整天。如今,“大世界”的周圍已煥然一新,但“大世界”的建筑依舊佇立在上海的中心街口。目前“大世界”正閉門裝修,不日將仍以其獨特的海派文化藝術風格展示于眾。海派藝術是創(chuàng)新的藝術。上海近百年來出現了無數敢于自立門戶的海派藝術大師。一代京劇宗師周信芳就是其中之一。他倒了嗓子之后另辟蹊徑,獨樹一派,開創(chuàng)了京劇非主流流派——麒派。麒派的擁躉者不少,票友不遜于其他任何流派。一代國畫大師劉海粟更是敢為天下之先,早在1915年3月,在給美術學校學生上習作課時大膽引進女子裸體模特兒,撼動了整個中國大地。從此,模特兒開始正式走進藝術課堂?!昂E伞币辉~已成了不拘一格的代名詞。它“洋”得透徹,“土”得掉渣,土洋結合,自成風格。于是,上海的作家被稱為“海派作家”,上海的小說被冠為“海派小說”,上海風格的菜肴被叫做“海派菜肴”,而海派風格的衣著打扮,則成了引領時尚的時髦象征。當然,在上海,最具標志性的“海派”作品,則要數中西結合的“海派建筑”了。(2)現代與傳統(tǒng)匯合:萬國建筑博覽外灘素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美稱。黃浦江西岸幾十幢風格迥異的建筑,可以說是世界建筑發(fā)展史的縮影。如果把這個博覽會的外延進一步擴大,把整個上海的建筑都囊括在里面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到上海建筑所具有的多樣化、時尚化、個性化的特征。因而游覽上海,是一定要細細品味上海的各種城市建筑的。上海城市建筑除了外灘的可看性強、內涵豐富之外,另外還有五大看點。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