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碭山位于豫東商丘地區(qū)(1997年改為市)的永城縣(1996年改為縣級市)東北部,為黃淮大平原上的一處頗有名氣的山群。它是由以海拔150多米高的芒山為主峰的10余座小山頭組成的芒碭山群,也是這一帶方圓數百平方公里內惟一的一處以石灰?guī)r為主的山群。芒碭山之所以頗有名氣,不僅由于該山地處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四省交界處。東距京滬與隴海兩大鐵路干線交匯點的徐州市和西距京九與隴海兩大鐵路干線交匯點的商丘市都只有近百公里,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墓和西漢梁國王室的許多座王陵墓與陪葬墓都分布在層巒疊嶂的各個山頭上。傳說在東漢末年就曾遭到盜掘的西漢梁國遷都睢陽之后在芒碭山“鑿山為室”修造的第一座西漢梁國王陵墓,即西漢初年的梁孝王墓,就是開鑿在芒碭山群中的保安山南麓(現(xiàn)編為保安山一號墓)。雖然梁孝王墓內的遺物早被盜掘一空,但墓道和墓室的各部形制結構,至今仍然保存得相當完整。其開鑿墓道之長、墓室規(guī)模之宏大、形制結構之復雜、開鑿技術之精湛和工程之艱巨,則為過去各地已發(fā)現(xiàn)的西漢王室陵墓中所罕見。它對于研究西漢王室陵墓的形制結構和葬制,都具有極高的價值。另在芒碭山群中的部分山頭上暴露出石崖墓道的西漢大墓還有夫子山東麓兩座南北并列的夫子山一、二號墓,鐵角山東麓兩座南北并列的鐵角山一、二號墓和南山東麓兩座南北并列的南山一、二號墓等。從這六座大墓已暴露出來的鑿石墓道和部分耳室的形制結構與規(guī)模看,大體和保安山一號墓(即梁孝王墓)相類同。因而夫子山、鐵角山和南山的六座“鑿山為室’的大墓,也有可能是西漢梁國的王室陵墓。依此說明,永城縣芒碭山應是西漢梁國王室的重要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