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決斷:知其不可賭而賭之在經營活動中,謹慎與穩(wěn)健是必不可少的。當面對著一項重大事務需要做出抉擇時,在謹慎與穩(wěn)健的同時還必須有“勇”的精神。胡雪巖在商海中有著一種一般商人所沒有的勇。他的這種勇,既不同于輸紅了眼的賭徒傾家蕩產的最后一搏,也不同于那種為朋友不假思索的兩肋插刀的莽撞,而是經過深入的了解,縝密的分析,全局的把握,然后才作出的果敢判斷,所以說,胡雪巖的勇,是一種“智”勇。在胡雪巖創(chuàng)辦的阜康錢莊開業(yè)后不久,由于胡雪巖這個趴著錢柜長大的伙計已輕車熟路,以及檔手們的得力,生意興隆,招牌也越來越響。胡雪巖見大事已成,準備赴上海去了解一下絲業(yè)方面的行情,以擴大經營領域。正待他啟程之日,浙江藩司麟桂捎了個信來,想找阜康錢莊暫借五萬兩銀子。五萬兩,對于剛開業(yè)的阜康錢莊來說可不是小數目。而胡雪巖對麟桂也只是聽說而已,平時沒有交往,更何況胡雪巖聽官府里的知情人士說,麟桂馬上就要調離浙江。這次借錢很可能是用于填補他在財政上的空缺。胡雪巖很為難,借了,人家一走,豈不是拿錢往水里扔,聲音都聽不到?即使人家不賴賬,像胡雪巖這樣的人,也不可能天天跑到人家官府去逼債。五萬兩銀子,對阜康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損失。但一旦在人家困難的時候,幫著解了圍,人家自然不會忘記。據知情人講,麟桂這個人也不是那種欠債不還,耍死皮的人,現在他要調任,他不想把財政“空缺”的把柄授之于人,影響了他仕途的發(fā)展,所以急需一筆錢來解決問題。胡雪巖權衡利弊。決定冒一次“險”。他吩咐伙計馬上籌集五萬兩銀子給麟大人送去。要冒。就冒得爽快一點。沒多久,送錢的伙計回來了,只見他腳步輕快,面帶笑容,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胡雪巖一看,知道一定有好事,他叫伙計坐下,慢慢說來。原來,當伙計把銀子送到麟大人手里時,麟桂沒想到胡雪巖辦事如此之快,而他們兩人從未打過交道,胡雪巖卻如此放心地把錢借給他了,他佩服胡雪巖的爽快。于是,他報之以“李”,他當即告訴錢莊的伙計,他即將調任江蘇,負責江南、江北大營的軍餉籌集,阜康立即去上海辦個分店,以后各省的餉銀都經過阜康錢莊兌換到江蘇。這可是一個不小的業(yè)務,而且又順便把阜康錢莊的勢力發(fā)展到上海,這正是胡雪巖求之不得的事情,那么以后到上海做生意,就不再愁資金苦短的事了。胡雪巖為自己又辦成了一件大好事而拍案叫絕。P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