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是與記敘文、說明文并列存在的一種文章體載,它主要用來剖析事理、明辨是非。簡單地說,議論文就是以議論這種表達方式為主而寫成的文章。具體而言,議論文則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方法,以語言文字為媒介,從而反映社會生活、表達寫作者的主張和見解,以期從理論上說服讀者,達到令人信服的目的的一類文章。在中學階段,議論文是十分重要而又比較難駕馭的一種文體。說它重要,是因為這種文體應用廣泛,從日常小事到國家大事,都離不開議論文體。報刊社論、雜文影評、街談巷議、讀后感想、文藝隨筆、藝術鑒賞、即興講演、調查總結等都屬于議論文的范疇。可以說,議論文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說它比較難掌握,是因為從小學到中學,經過長期訓練,學生最熟悉最擅長記敘文文體。與記敘文相比,議論文的難度比較高。記敘文和說明文總有具體的事物作依據(jù),而議論文卻要求就某一現(xiàn)象或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發(fā)表自己的主張,通過闡述論證,達到以理服人。這就要求學生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和分析辯證能力,不似寫記敘文和說明文那樣相對單一。話題作文出現(xiàn)以前,在中學的各種考試作文中,要求考生寫議論文文體的考題很多。之所以熱衷于考查議論文,是因為采用議論文更便于考查學生的綜合知識的運用以及分新推理的能力。當時議論文文體的命題有三種形式,一是命題作文。這種命題的形式又分為全命題和半命題。二是材料作文,給一則材料,要求根據(jù)材料寫一篇議論文。這種考查方式是自由命題的,多是寫感想、引申型議論文。三是材料加命題型的。前面給一則材料,后面給命題,材料是提示,命題是要求。又分材料加全命題和材料加半命題兩種。話題作文出現(xiàn)后,考查的形式就更為靈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