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艦,1974年生于北京,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員。曾任《中國娛樂報道》、《體育時間》等電視欄目主編、總策劃;大型電視系列片《中國影視大盤點》總撰稿?,F(xiàn)任職于鳳凰衛(wèi)視。 TOP目錄 題記一、一不樣的童年:起源與默片時代1. 成為藝術之前2. 電影:舞臺還是眼睛3. 窮孩子的童年4. 童年的趣事二、黃金時代與殘酷青春1. 在類型片的邊緣2. 不同的現(xiàn)實主義3. 拒絕說話《神女》4. 說與唱5. 電影那可怕的暗示三、掙扎、蛻變和那一霎的風情1. 新型苦戲2. 中國愛情3. 經典改編:《夜店》與《哈姆萊特》4. 東邪西毒:《小城之春》與《公民凱恩》5. 上海電影時代四、電影在19591. 1959,法國2. 1959,意大利3. 1959,日本4. 1959,美國5. 1959,中國五、童話與詩——關于中蘇戰(zhàn)爭的四種假設1. 假設一:小兵張嘎的前世今生2. 假設二:阿廖沙與醫(yī)董存瑞,在同一路上擦肩而過3. 假設三:薇羅尼的雙重生活4. 假設四:吳瓊花與馬柳特卡的因與果5. 四種假設的悖論六、中國動畫的樂與路1. 兩個“獨孤求敗”的誕生2. 中國動畫學派:在孤芳自賞中淡出主流3. 裝嫩與童真七、兩個紀錄中國的噩夢1. 安東尼奧尼的噩夢2. 伊文思的噩夢3. 兩個噩夢的解析八、關鍵時刻的關鍵人物1. 好萊塢的“電影小子”與中國“第五代導演群”2. 搭上電影復興的順風車3. 學院派的團隊生存4. 從創(chuàng)造到制造之旅九、斯皮爾伯格與張藝謀十、拒絕意義,回到雜耍十一、電影節(jié) TOP 其它信息 裝幀:平裝頁數:245版次:1開本:16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