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化學工業(yè)化學電源測試原理與技術

化學電源測試原理與技術

化學電源測試原理與技術

定 價:¥48.00

作 者: 楊軍,解晶瑩,王久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化學電源技術叢書
標 簽: 電化學

ISBN: 9787502585587 出版時間: 2006-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化學電源的共性,從其基本組件——電極和電解質出發(fā),介紹一般的測試原理和分析手段,進而對電極和電解質界面的研究提供了較豐富的原位和非原位測試技術;同時,本書重點講述了目前廣泛研究和應用的高性能化學電源(如鋰離子電池)的測試與評估技術,并介紹了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性能檢測方法。本書不僅可以作為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教師、研究人員和學生的參考用書,也能為相關企業(yè)的電池研究和評估提供一定的參考和指導。 本書是《化學電源技術叢書》分冊之一。高性能化學電源的研究與制備離不開先進和可靠的測試技術。本書全面地敘述了化學電源的測試原理和方法,即針對化學電源的組成和結構共性,系統(tǒng)地介紹了電極材料、電解質體系以及電極與電解質界面特性的測試與評估方法,尤其對鋰電池的性能測試做了重點介紹。此外,書中還結合實際,具體闡述了電池的安全性能和生產(chǎn)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檢測。

作者簡介

暫缺《化學電源測試原理與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化學電源測試技術的發(fā)展和內容
1.1 化學電源的簡介與分類
1.1.1 一次電池
1.1.2 二次電池
1.1.3 燃料電池
1.1.4 激活電池
1.1.5 電化學電容器
1.2 相關術語
1.2.1 電池電動勢
1.2.2 電壓
1.2.3 電池內阻
1.2.4 放電方法
1.2.5 放電速率
1.2.6 放電深度
1.2.7 容量與比容量
1.2.8 庫侖效率
1.2.9 能量和比能量
1.2.10 功率和功率密度
1.2.11 儲存性能和自放電
1.2.12 電池壽命
1.2.13 電池的安全性能
1.2.14 電池的力學性能
1.3 化學電源測試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和未來趨勢
1.3.1 測試技術發(fā)展歷程
1.3.2 未來趨勢
參考文獻
第2章 電極材料的分析測試與評估
2.1 電化學活性材料的結構測試技術
2.1.1 X射線衍射法(XRD)
2.1.2 X射線光電子能譜法(XPS)
2.1.3 紅外光譜和拉曼光譜
2.1.4 核磁共振法
2.1.5 電鏡法
2.1.6 熱分析
2.1.7 比表面積測量
2.1.8 中子衍射法
2.2 電化學活性材料的電化學測試與評估
2.2.1充放電測試
2.2.2循環(huán)伏安法
2.2.3交流阻抗法
2.2.4電位階躍法
2.2.5電化學石英晶體微量天平
2.3 集流體
2.3.1 化學與電化學穩(wěn)定性
2.3.2 與活性材料的相容性
2.3.3 導電性
2.4 黏結劑
2.4.1 黏結劑結構與性能的關系
2.4.2 黏結劑性能的基本測試方法
參考文獻
第3章 電解質體系測試與研究方法
3.1 液體電解質
3.1.1 有機溶劑的物理性能
3.1.2 電解質鹽的基本性質要求
3.1.3 電解質的穩(wěn)定性
3.1.4 離子遷移數(shù)
3.1.5 電導率
3.1.6 溶液黏度
3.1.7 使用溫度與熱穩(wěn)定性
3.1.8 水含量的分析測定方法
3.1.9 對電解液各組分相互作用及分解機理的表征分析
3.2 固體電解質
3.2.1 無機固體電解質
3.2.2 聚合物電解質
3.2.3 凝膠聚合物電解質
3.3 離子液體
3.3.1 離子存在形式
3.3.2 極性
3.3.3 溶解性
3.3.4 熔點
3.3.5 熱穩(wěn)定性
3.3.6 密度
3.3.7 酸堿性
3.3.8 黏度
3.3.9 導電性
3.3.10 電化學穩(wěn)定電位窗口
3.4 隔膜
3.4.1 厚度
3.4.2 透氣率
3.4.3 電性能
3.4.4 孔結構和孔徑分布
3.4.5 吸液率
3.4.6 離子電導率
3.4.7 熱及自動關閉性能
3.4.8 力學性能
3.4.9 電流切斷特性的檢測方法
3.5 質子交換膜
3.5.1 Nation膜
3.5.2 存在問題
3.5.3 模型
3.5.4 研究方法
3.5.5 Nation膜中離子、水、其它溶劑的特征
3.5.6 機械性能
3.5.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檢測技術在電化學界面研究中的應用
4.1 界面測試技術簡介
4.1.1 顯微技術
4.1.2 譜學技術
4.1.3 電化學測試技術
4.2 金屬鋰電極/電解質界面
4.2.1 金屬鋰沉積層的形貌
4.2.2 金屬鋰/電解質界面結構與成分
4.2.3 金屬鋰/電解質界面電化學特性
4.2.4 界面反應
4.3 碳材料/電解質界面
4.3.1 碳電極上SEI膜的形貌
4.3.2 碳電極上SEI膜的結構與成分
4.3.3 SEI膜的電化學特性
4.3.4 碳電極上界面反應以及SEI膜形成機理
4.4 過渡金屬氧化物正極材料/電解質界面
4.5 金屬鎂/電解質界面
4.6 儲氫合金/電解質界面
參考文獻
第5章 化學電源研究中的原位測試技術
5.1 原位SEM技術
5.2 電化學原子力顯微術
5.2.1 Pb電極上PbSO4的生成
5.2.2 板柵中添加劑Sb的影響
5.2.3 添加劑木質素的影響
5.3 原位XRI)技術
5.3.1 反射模式中的電化學反應池
5.3.2 透射模式中的電化學反應池
5.3.3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5.3.4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5.3.5 儲氫合金
5.4 原位XAS技術
5.4.1 PEMFC催化劑
5.4.2 可充Zn-MnO2電池
5.5 原位I)EMS
5.6 原位紅外和拉曼光譜
5.6.1 電化學原位紅外光譜簡介
5.6.2 電化學原位拉曼光譜簡介
5.6.3 正極材料
5.6.4 負極材料
5.6.5 鋰離子電池用電解液添加劑
5.6.6 電極/電解質界面
5.7 電化學核磁共振測試技術
參考文獻
第6章 化學電源綜合性能測試與評估
6.1 化學電源的設計
6.1.1 電極活性物質
6.1.2 電解液
6.1.3 隔膜
6.1.4 電極制備工藝
6.1.5 化學電源的結構與裝配
6.1.6 化學電源設計的基本步驟
6 .2 化學電源的電化學性能測試
6.2.1 充電性能測試
6.2.2 放電性能測試
6.2.3 放電容量及倍率性能測試
6.2.4 高低溫性能測試
6.2.5 能量和比能量測試
6.2.6 功率和比功率測試
6.2.7 儲存性能及自放電測試
6.2.8 壽命測試
6.2.9 內阻測試
6.2.10 內壓測試
6.3 電池的安全性能
6.3.1 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的含義與實質
6.3.2 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性研究方法
6.3.3 化學電源的安全性測試項目
6.4 生產(chǎn)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6.4.1 電極的制作
6.4.2 電池的組裝
6.4.3 電池的化成
6.4.4 質量控制與管理技術SPC簡介
6.4.5 鋰離子電池過程控制示例
6.5 部分電池的安全檢測標準簡介
6.5.1 蜂窩電話用鋰離子電池總規(guī)范(GB/T 18287—2000)
6.5.2 鋰離子蓄電池組通用規(guī)范(GJB 4477—2002)
6.5.3 一次鋰電池的安全測試(GB 8897.4--2002)
6.5.4 蜂窩電話用金屬氫化物鎳電池總規(guī)范(GB/T 18288—2000)
參考文獻
第7章 動力電池測試技術與研究方法
7.1 準備工作
7.2 電池組性能檢測項目
7.2.1 靜態(tài)容量檢測
7.2.2 充電保持檢測
7.2.3 充電接受檢測
7.2.4 峰值功率能力檢測
7.2.5 動態(tài)容量檢測
7.2.6 部分放電
7.2.7 靜置實驗
7.2.8 持續(xù)爬坡功率測試
7.2.9 熱性能
7.2.10 振動實驗
7.2.11 充電最優(yōu)化
7.2.12 快速充電實驗
7.2.13 循環(huán)壽命測試
7.3 歐洲正規(guī)化委員會的電動車標準
7.3.1 道路操控性
7.3.2 能源以及污染
7.3.3 充電方面
7.3.4 安全相關規(guī)定
7.3.5 其它
7.4 中國目前執(zhí)行的電動車標準簡介
7.4.1 電動車輛整車標準體系
7.4.2 電機及控制系統(tǒng)標準體系
7.4.3 蓄電池系統(tǒng)標準體系
7.4.4 充電系統(tǒng)標準體系
7.5 電動自行車用鉛酸電池
7.5.1 鉛酸電池的構造和原理
7.5.2 電動自行車用鉛酸電池的檢測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