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貴川”獻妙計1935年9月16日,剛剛由紅一方面軍改編的陜甘支隊連續(xù)幾次向臘子口發(fā)起攻擊,均因地形不利未能奏效。于是,擔任主攻的紅4團不得不停下來,重新研究戰(zhàn)斗方案。研究的重點是能否組織一支迂回部隊,爬上臘子溝口側面的懸崖峭壁,實施包抄夾擊。正當大家苦于找不到辦法時,有個外號叫“云貴川”的苗族小戰(zhàn)士毛遂自薦,很有把握地說:“在家采藥、打柴,經常爬大山、攀陡壁,眼下這懸崖絕壁,只要用一根長竿子,竿頭綁上結實的鉤子,用它鉤住懸崖上的樹根、崖縫、石嘴,一段一段地往上爬,就能爬到山頂上去。”頓時,大家用驚奇的眼神望著他。,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一個人能上去,1個連、1個營就可以上去。由于事關重大,紅4團領導在征得軍首長的批準后,決心大膽試驗。這時,紅4團把能否盡快攻取臘子口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云貴川”的身上。天將黃昏時,團長王開湘率領迂回部隊把“云貴川”護送過臘子河,悄悄地向臘子口側面的絕壁處移動。“云貴川”赤著雙腳,腰間纏滿了戰(zhàn)士們用綁腿帶擰成的長繩,手握長竿,迅速到達絕壁下。只見他仰頭朝上看了看,把長竿向上一伸,鐵鉤便緊緊地鉤住樹根,身子靈巧地攀爬上去,輕盈得像猿猴一樣,忽而攀登,忽而停下。越往上,“云貴川”的身影就越小了。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每個指戰(zhàn)員的心。不一會兒,只見一條長長的繩子劃著美麗的弧線從天而降,“云貴川”成功了!鉚足了勁的紅軍戰(zhàn)士們順著“云貴川”放下的長繩一個一個迅速地爬了上去。敵人在絕壁處根本沒有設防,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紅軍會從似刀劈的懸崖邊爬上來。紅4團迂回部隊的行動取得了成功。上下夾攻奪險關拂曉,一紅一綠兩顆信號彈先后升起,總攻開始了。攀上懸崖高處的迂回部隊,看準下面敵人沒有頂蓋的炮樓和陣地,一個接一個地扔下手榴彈。所有輕機槍和沖鋒槍一齊開火,打得敵人鬼哭狼嚎。正面部隊擔任強攻的突擊隊員們身背馬槍,掄起雪亮的大刀,乘勢沖向木橋,向敵人左砍右殺。沒用一會兒功夫,紅軍就攻占了隘口的兩座炮樓,并向峽谷縱深擴大戰(zhàn)果。經過近三個小時激戰(zhàn),臘子口兩道防御陣地均被攻破。敵人全部潰散,紅軍占領天險臘子口。臘子口之戰(zhàn)的意義當年指揮臘子口戰(zhàn)斗的紅1軍團政委聶榮臻回憶說:“臘子口一戰(zhàn),北上的通道打開了。如果臘子口打不開,我軍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無論軍事上政治上,都會處于進退失據(jù)的境地?,F(xiàn)在好了,臘子口一打開,全盤棋都走活了?!盤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