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滅》是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之一,收入《人間喜劇·外省場景》中。小說以復辟王朝時期的巴黎為背景,塑造了兩個外省青年形象。一個是野心勃勃、貪圖虛榮的青年詩人呂西安,妄想憑借自己的聰明和才華跨入巴黎上流社會,結果身敗名裂,黯然回到故鄉(xiāng);一個是心地淳樸、埋頭科學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實業(yè)家大衛(wèi),因敵不過陰險狡猾的商人而被迫放棄專利,隱居鄉(xiāng)間。本小說展示了法國大革命后從外省到巴黎的廣闊圖景,描繪出王政復辟時期種種最富有特征意義的現(xiàn)象,反映出在金錢支配一切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青年的才能怎樣遭受摧殘,幻想怎樣遭受毀滅,文學界的圣殿怎樣被用來作無恥交易的場所而變成污穢骯臟的地獄。巴爾扎克本人稱《幻滅》是“我的作品中居首位的著作”,“充分地表現(xiàn)了我們的時代”?!痘脺纭返闹行膬热?,是兩個有才能、有抱負的青年理想破滅的故事。主人公呂西安是一位詩人,在外省頗有些名氣。他帶著滿腦子幻想來到巴黎,結果在巴黎新聞界惡劣風氣的影響下,離開了嚴肅的創(chuàng)作道路,變成無恥的報痞文氓,最后在黨派傾軋、文壇斗爭中身敗名裂。他的妹夫大衛(wèi)·賽夏是個埋頭苦干的發(fā)明家,因為敵不過同行的陰險算計,被迫放棄發(fā)明專利,從此棄絕了科學研究的理想。作者將這兩個青年的遭遇與整整一代青年的精神狀態(tài),與整個社會生活,特別是巴黎生活的影響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使之具有了普遍意義。在巴爾扎克筆下,十九世紀的巴黎好比希臘神話中的塞壬女仙,不斷地吸引著和毀滅著外省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