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民間文學,相信每位中國人都有接觸和享受,因為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民間文學場域之中,擁有自己的民間文學知識,受過民間文學的影響。流傳廣泛的嫦娥奔月的神話、孟姜女的傳說、魯班的傳說、狼外婆的故事等等,更是家喻戶曉。然而,當我們在進行田野作業(yè)的時候,時常會聽到對方說:“我沒有文化……”這說明相當部分民眾,也包括部分學者都認為文化就是以文字為媒介的,文化是需要經過“專門”學習的?!啊淖值臋嗔憩F(xiàn)出了一種不爭的歷史事實,更有甚者,它還成為社會價值體現(xiàn)中類似于??滤f的‘區(qū)分/排斥’關系,比如,不懂文字的人被當作‘文盲’,那些無文字的族群、農民、婦女等,在歷史上大都被視為‘沒文化’人群?!逼鋵?,在廣大民間,在很少使用文字的地區(qū),流行著無邊無垠、無須借助文字的口頭文學、表演藝術、音樂、歌唱等“口傳文化”(oralculture)。這類口傳文化與書面文化有著同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