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卡爾·H·G·威特這位生活于德國一個小村莊的普通牧師,大膽向當時流行的“孩子只有到了學齡之時才開始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傳統(tǒng)理念提出挑戰(zhàn),倡導“孩子的教育應當始于其智力發(fā)育之初”的早期教育原則,并通過對自己的孩子卡爾·威特的嘗試取得了巨大成功。小卡爾·威特從小通曉法語、意大利語、9歲開始閱讀《荷馬史詩》,14歲獲得哲學博士,16歲獲法學碩士,并被聘為柏林大學教師,23歲在哈雷任專職教授?!犊枴ね氐慕逃愤@份長達1000多頁的教案之所以能在哈佛大學圖書館有一席之地,其價值就在于它向世人證明:天賦才能對個人發(fā)展并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但在最佳時機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可以為孩子帶來終身效果。任何孩子只要智力正常,經過家庭正確的早期教育,就可以培養(yǎng)成一個健全的、全面發(fā)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