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社會共生論

社會共生論

社會共生論

定 價:¥20.00

作 者: 胡守鈞 著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社會學理論與方法論

ISBN: 9787309050325 出版時間: 2006-07-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32開 頁數: 264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原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以社會共生現象為研究對象的一種社會哲學,論述了社會共生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基本問題,認為社會的進步要建立在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系統(tǒng)和諧共生的基礎上。

作者簡介

  胡守鈞,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武漢市人。1968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文革”中因反對張春橋而深受“四人幫”迫害,被判刑10年。“文革”結束后獲平反昭雪,回復旦大學,先后執(zhí)教于哲學系和社會學系。現任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傳統(tǒng)與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市決策咨詢專家等。 主要研究方向為:(1)發(fā)展社會學,(2)科學技術與社會,(3)中國古代思想史,(4)社區(qū)研究。在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研究中,取得顯著成績,受到社會重視。主要著作有《走出輪回》、《走向共生》等。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數十篇。電子郵箱:hushoujun@126.com

圖書目錄


基本原理
1.社會共生: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2.社會共生論的視角
3.社會共生關系的基本要素
4.社會共生關系的分類
5.社會共生關系的基本結構
6.社會共生系統(tǒng)
7.自然人的共生網絡
8.三個社會
9.共生實踐與共生規(guī)范
10.人性之伸展
11.社會組織的本性之伸展
12.資源:社會共生的基本紐帶
13.五個社會時期
14.法律的共生功能
15.革命組織的命令和政策的共生功能
16.道德的共生功能
17.宗教制度的共生功能
18.秩序與混沌
19.社會共生機制
20.社會共生關系之形成
21.社會共生關系之維持
22.社會共生關系之演化
23.社會共生論的價值觀
24.“斗爭哲學”之錯誤
25.“綏靖哲學”之錯誤
26.自由與共生
27.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構建
28.“太上之境”:和諧共生
29.經濟系統(tǒng)的和諧共生
30.政治系統(tǒng)的和諧共生
31.文化系統(tǒng)的和諧共生
32.社會進步:共生關系之改善
33.個人發(fā)展
34.組織發(fā)展
35.“道法自然”
36.“陰陽平衡”
專題討論
1.文本與世界
2.愛因斯坦與科學精神
3.論通識教育
4.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的若干問題
5.論社會組織的功能
6.轉型中國多元群體利益表達機制研究
跨世紀對話
1.談魯迅
2.談胡風
3.科學革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4.北京歸來話創(chuàng)新
5.中國需要科學大師
6.“劍橋科學史叢書”三人談
附錄 反對張春橋的“胡守鈞小集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