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毛澤東眼里的“毛澤東”
1. 青年時期:“性不好束縛”。表面“意強”、實際“意弱”
2. 紅軍時期:談陳獨秀和自己。為什么向斯諾敞開心扉?
3. 延安整風前后:面對夸贊?!澳阋允裁礄嗔υ谶@里指導政府和軍隊?”
4. 40至50年代:“我的思想體系沒有成熟,這不是謙虛,事實如此”
5. 50年代前期:搞個人迷信不好
6. 請斯大林派人“來看我的文章?是不是我那樣沒有信心?”
7. 50年代后期:不當國家主席,“個人威信不會……有所減損”
8. 大躍進及其以后:經濟工作“不懂”,“這一輩子搞不了了”
9. 廬山會議及其以后(一):偏聽偏信,就是要騙,“領袖是絕大多數人的代言人”
10. 廬山會議及其以后(二):回顧歷史,“人沒有壓力是不會進步的”
11. 60年代:肯尼迪“也看我寫的軍事文章,這可能是真的”
12. 60年代中期以后:“總要有點個人崇拜”?!白隽斯伯a黨的鐘馗了”
二 在逆境中
三 不摸槍的統(tǒng)帥
四 心靈的旗幟
1. “我不信邪,偏要出兩個太陽給他看看”
2. 要干到底:“以身殉專,不亦偉乎?”
3. 用四個字支撐一條路
4. 什么能使他變得年輕?
五 為什么喜歡游泳?
1. 為自己的健壯身體而自豪
2. “七級臺風,在海里游泳很舒服”——是指政治?哲學?還是人生?
3. 在歷史里尋求“同志”
六 為什么喜歡孫悟空和《水滸傳》?
七 永遠的漫游家
八 讀書與治國
九 不怕“鬼”背后
十 另一個世界的“我”
十一 孔夫子科?秦始皇科乎?
十二 出入佛道
十三 經濟天下——在歷史的對話中
十四 “五帝三皇神圣事”——評說歷代帝五
十五 出將入相——喜歡和鄙薄的“干部”類型
十六 在書齋里
十七 蒼涼唱大風
附:“毛澤東之魂”答問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