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年,高盧總督愷撒率大軍渡過意大利北部的盧比孔河,向羅馬進發(fā)。這是一場豪賭,愷撒押上的不只是個人的身家性命,還捎帶著共和國的命運。究竟出現了什么樣的政治態(tài)勢,促使愷撒作出這一決定?包括愷撒在內的“前三頭同盟”是怎么一回事?在那個時代,為什么軍方豪強能夠左右共和國的“民主政治”?元老院的權力和作用如何體現?在共和國的晚期,羅馬已經控制了意大利之外的廣大地區(qū),變地中海為內湖的前景已日漸清晰,這一事實對共和國有何影響?渡過盧比孔河后,還發(fā)生了哪些事?一卷在手,激蕩的古羅馬共和國晚期百年風云盡收眼底。盧比孔河是羅馬共和國時代山南高盧與意大利的界河。公元前49年,愷撒沖破不得越出所駐行省的法律,渡河宣告與羅馬執(zhí)政龐培決戰(zhàn)?!侗R比孔河》描畫了羅馬共和國鼎盛時期的生動畫面。這是愷撒大帝的世紀,這個征服欲強烈的賭徒渡過了盧比孔河,成就了偉業(yè);這是西塞羅的世紀,他對自由的雄辯讓他成為演家的化身;這是斯巴達克斯的世紀,他敢于對抗強權;當然,這也是絕代佳人克里奧佩特拉的世紀。這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世紀,羅馬從一個地區(qū)發(fā)展為超級大國,曾經為自己叛逆?zhèn)鹘y(tǒng)而自豪的羅馬精英們,甘愿放棄過去的責任和個人自由,向皇帝俯首稱臣。政治陰謀、張揚個性、戲劇性突變,全都匯聚在這一個世紀的血河中。但是,由于這個時期留下來的資料并不多,要用生動的語言真實再現這段歷史,并非易事。作者湯姆·霍蘭不得不依靠西塞羅留下來的回憶錄、書信、演說片斷。事實上,霍蘭正是通過西塞羅這個“配角”的視角,寫活了那些羅馬強人:蘇拉、龐培,愷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