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的任務和作用.
1.2繼電保護的基本原理
1.3繼電保護的組成及分類
1.4對繼電保護裝置的要求
1.4.1可靠性
1.4.2選擇性
1.4.3速動性
1.4.4靈敏性
1.5繼電保護的發(fā)展簡史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電網的電流保護
2.1單側電源網絡相間短路的電流保護
2.1.1反應單一電氣量的繼電器
2.1.2電流速斷保護
2.1.3限時電流速斷保護
2.1.4定時限過電流保護
2.1.5階段式電流保護的應用及評價
2.1.6電流保護的接線方式
2.2電網相間短路的方向性電流保護
2.2.1方向性電流保護的工作原理
2.2.2功率方向繼電器
2.2.3相間短路功率方向繼電器的接線方式
2.2.4方向性電流保護的整定計算
2.2.5對方向性電流保護的評價
2.3大電流接地系統(tǒng)的零序電流保護
2.3.1接地時零序分量的特點
2.3.2零序分量過濾器
2.3.3三段式零序電流保護
2.3.4方向性零序電流保護
2.3.5零序電流保護整定計算舉例
2.3.6對零序電流保護的評價
2.4小電流接地系統(tǒng)的零序電流保護
2.4.1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中單相接地故障的特點
2.4.2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的接地保護
2.4.3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tǒng)的特點
2.4.4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tǒng)的接地保護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電網的距離保護.
3.1距離保護的基本原理
3.1.1距離保護的基本原理
3.1.2三相系統(tǒng)中測量電壓和測量電流的選取
3.1.3距離保護的時限特性
3.1.4距離保護的組成
3.2阻抗繼電器及其動作特性
3.2.1用復數(shù)阻抗平面分析阻抗繼電器的特性
3.2.2比幅原理和比相原理
3.2.3阻抗繼電器的動作特性和動作方程
3.3阻抗繼電器的實現(xiàn)方法
3.3.1幅值比較原理的實現(xiàn)
3.3.2相位比較原理的實現(xiàn)
3.3.3阻抗繼電器的精確工作電流和精確工作電壓
3.4影響距離保護正確工作的因素
3.4.1概述
3.4.2過渡電阻對距離保護的影響
3.4.3分支電路對距離保護的影響
3.4.4電力系統(tǒng)振蕩對距離保護的影響
3.4.5距離保護的振蕩閉鎖
3.5距離保護的整定計算和方法
3.5.1距離保護的整定原則
3.5.2距離保護的整定計算
3.5.3整定計算舉例
3.6對距離保護的評價及應用范圍.
3.7繼電保護與變電站綜合自動化.
3.7.1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基本原理和發(fā)展過程
3.7.2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發(fā)展過程
3.7.3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分布式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tǒng)結構框圖
3.7.4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計算機局域網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輸電線路縱聯(lián)保護
4.1輸電線路縱聯(lián)保護的基本原理與類型
4.1.1輸電線路縱聯(lián)保護的基本原理
4.1.2輸電線路縱聯(lián)保護的基本類型
4.2導引線縱聯(lián)保護
4.2.1導引線縱聯(lián)保護的基本原理
4.2.2導引線縱聯(lián)保護的整定計算
4.2.3導引線縱聯(lián)保護的動作特性
4.2.4帶制動特性的縱聯(lián)保護
4.3輸電線高頻保護基本概念.
4.3.1高頻通道的構成原理
4.3.2高頻通道的工作方式
4.3.3高頻保護的類型
4.4方向高頻保護
4.4.1方向高頻保護的基本原理
4.4.2電流啟動方式的高頻閉鎖方向保護
4.4.3方向元件啟動方式的高頻閉鎖方向保護
4.4.4遠方啟動方式的高頻閉鎖方向保護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自動重合閘
5.1自動重合閘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5.1.1自動重合閘的作用
5.1.2采用自動重合閘的不利影響
5.1.3裝設重合閘的規(guī)定
5.1.4對自動重合閘的基本要求
5.1.5自動重合閘的類型
5.2單側電源輸電線路的三相一次自動重合閘
5.3雙側電源線路的三相一次自動重合閘
5.3.1雙側電源線路自動重合閘的特點
5.3.2雙側電源線路自動重合閘的主要方式
5.4具有同步檢定和寬電壓檢定的重合閘
5.5重合閘動作時限的選擇原則
5.5.1單側電源線路的三相重合閘
5.5.2雙側電源線路的三相重合閘
5.6自動重合閘裝置與繼電保護的配合
5.6.1自動重合閘前加速保護
5.6.2重合閘后加速保護
5.7單相自動重合閘
5.7.1單相自動重合閘與保護的配合關系
5.7.2單相自動重合閘的特點
5.8綜合重合閘簡介
5.9750kv及以上特高壓輸電線上重合閘的應用
5.9.1三相重合閘在特高壓輸電線上的應用問題
5.9.2單相重合閘在特高壓輸電線上的應用問題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電力變壓器保護
6.1電力變壓器的故障、異常工作狀態(tài)及其保護方式
6.2變壓器的縱差保護.
6.2.1變壓器縱差保護的基本原理
6.2.2不平衡電流產生的原因
6.2.3變壓器的勵磁涌流
6.2.4減小不平衡電流的措施
6.2.5縱差保護的整定計算
6.2.6二次諧波制動的差動繼電器
6.3變壓器的瓦斯保護
6.3.1瓦斯繼電器的工作原理
6.3.2瓦斯保護接線
6.4變壓器相間短路的后備保護及過負荷保護
6.4.1過電流葆護
6.4.2低電壓啟動的過電流保護
6.4.3復合電壓啟動的過電流保護
6.4.4負序過電流保護
6.4.5過負荷保護
6.5變壓器接地短路的后備保護
6.5.1中性點直接接地變壓器的零序電流保護
6.5.2中性點可能接地或不接地運行時變壓器的零序電流電壓保護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發(fā)電機繼電保護
7.1發(fā)電機的故障類型、不正常運行狀態(tài)及其保護方式
7.1.1發(fā)電機的故障和異常運行狀態(tài)
7.1.2大型發(fā)電機組的特點及對繼電保護的要求
7.1.3發(fā)電機保護裝設的原則
7.2’發(fā)電機的縱差動保護
7.2.1工作原理.
7.2.2整定原則
7.3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匝問短路保護
7.3.1裝設匝間短路保護的必要性
7.3.2單繼電器橫差保護
7.3.3定子繞組零序電壓原理的匝問短路保護
7.4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保護
7.4.1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的特點
7.4.2利用零序電流構成的定子接地保護
7.4.3利用零序電壓構成的定子接地保護(用于發(fā)電機變壓器組)
7.4.4利用三次諧波電壓構成100%的定子繞組單相接地保護
7.5發(fā)電機的失磁保護
7.5.1發(fā)電機失磁運行的后果
7.5.2發(fā)電機失磁后的機端測量阻抗
7.5.3發(fā)電機失磁保護的輔助判據(jù)
7.5.4.失磁保護的構成方式
7.6發(fā)電機的其他保護
7.6.1發(fā)電機逆功率保護
7.6.2發(fā)電機低頻保護
7.6.3過電壓保護
7.6.4失步保護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母線保護
8.1母線的故障及裝設保護的原則.
8.2母線差動保護的基本原理
8.2.1完全電流差動母線保護
8.2.2高阻抗母線差動保護(也稱電壓差動母線保護)
8.2.3具有比率制動特性的電流差動母線保護
8.2.4電流比相式母線保護
8.3雙母線的差動保護
8.3.1元件固定連接的雙母線電流差動保護
8.3.2母聯(lián)電流比相式母線差動保護
8.3.3雙母線保護的其他方法
8.4一個半斷路器接線的母線保護.
8.5斷路器失靈保護簡介.
8.6母線保護的特殊問題及其對策.
8.6.1母線運行方式的切換及保護的白適應
8.6.2電流互感器的飽和問題及
母線保護常用的對策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微機繼電保護
9.1概述
9.1.1計算機在繼電保護領域中的應用和發(fā)展概況
9.1.2微機繼電保護裝置特點
9.2微機保護的硬件構成原理
9.2.1微機保護的硬件組成
9.2.2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
9.2.3CPU主系統(tǒng)
9.2.4開關量輸入輸出電路
9.3微機保護的特征量算法
9.3.1數(shù)字濾波
9.3.2正弦函數(shù)的算法
9.3.3傅里葉算法
9.3.4解微分方程算法
9.3.5與信號頻率無關的算法
9.3.6濾序算法和頻率算法
9.3.7復數(shù)求模值方法
9.4微機保護裝置的軟件構成
9.5提高微機保護可靠性的措施
9.5.1干擾和干擾源
9.5.2微機保護裝置的硬件抗干擾措施
9.5.3微機保護裝置的軟件抗干擾措施
9.6微機保護技術發(fā)展趨勢
9.6.1高速數(shù)據(jù)處理芯片的應用
9.6.2微機保護的網絡化
9.6.3保護、控制、測量、信號、數(shù)據(jù)通信一體化.
9.6.4繼電保護的智能化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1 常用文字符號
附錄2 短路保護的最小靈敏系數(sh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