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歷史人文篇
滄桑巨變話修文
七百多年的歷史變遷,今日的修文,交通便利,通信發(fā)達,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歲月悠悠古驛行
修文,古稱龍場驛,是明初奢香夫人修建九驛的起站,六個世紀以來,時移事易,是人民創(chuàng)造了古驛的歷史,書寫了一頁頁燦爛的文化。
三潮靈泉兩高僧
三潮水、知非寺,昔日是明末忠臣、義士逃禪之處,高僧傳道之所,大錯、語嵩留下令人追思的軼事。
索橋吉渡今猶在
人渡索上,仰向蒼穹,背臨深淵,對岸崖懸壁陡,身下驚濤駭浪,人在索上懸空晃蕩而前,甚是驚魂動魄。
蜈蚣橋畔雨花寺
蜈蚣橋建成距今500多年,是龍場驛至六廣驛的咽喉要道,為古驛道上十橋之冠。橋北面有雨花寺,是當年奢香夫人過往住宿之處。
四明古洞蘊神奇
四明洞坐落于扎佐鎮(zhèn)千頃田疇之中的翠屏山,洞中有洞,洞內藏洞,難以一一計數(shù)。
修文迸士二十八
明清兩代,修文中進士28人,按貴州各地中進士人數(shù)排列,僅次于貴陽、遵義、畢節(jié)之后,居第四位。
義軍四克修文城
清代咸豐、同治年間,黃號義軍四次攻入修文,為修文的地方軍事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紅軍長征過修文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兩次經過修文,紅跡遍及全縣102個村寨,行程245公里,在城鄉(xiāng)英勇殲敵,傳播革命火種,愛護人民的英雄事跡,至今仍為人民群眾所稱頌。
古洞深祠囚將軍
民國25年(1936)“西安事變”后,張學良將軍被蔣介石囚于修文陽明洞,軍憲和特務嚴密監(jiān)控,行動失去自由。被囚期間以研究《明史》度日。
龍場曉暾出紅廓
古驛龍場的變化,有一楹聯(lián)形容逼真:古龍場云山霧障,溝壑縱橫,難行驛道:今修邑廣廈鱗比,網羅邃密,巧布長空。
書藝絕倫袁思
清光緒年間,一修文舉人的一幅花卉圖曾在駐日本公使宴請日本人士的席上展出,備受贊賞。這位舉人是袁思。
豪放不拘李白云
清代有一個不愿做官的文人李白云,留下許多孤高自許的逸事,86歲時偶感微疾,臥床吟詩“長嘯一聲歸去也”,閉目而去。
反袁護國陳國祥
翰林陳國祥,曾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就讀,與梁啟超結為至友,是天津反袁世凱會議“七君子”之一,七人中有黔籍者四人。
……
陽明文化篇
山水詩情篇
民情風物篇
利為民謀篇
附錄:本書作者及撰寫文題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