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論:主題、概念、假說與思路
1.1行為和經濟行為
1.2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舒爾茨和恰雅諾夫理論概述
概述
1.2.1理性小農:舒氏學說簡評
1.2.2“自我剝削”與家庭消費最大化:恰雅諾夫理論簡評
1.3過密化與現代化:黃宗智小農經濟理論概述
1.4農民的理性與非理性
1.4.1對現有觀點的評價
1.4.2行為最大化與農戶分類
1.5主題與思路
1.6資料說明
1.6.1全國性資料
1.6.2山東、河南、陜西三省從農村改革初期到1995年全省農戶抽樣調查資料
1.6.3問卷調查資料
2 現階段中國農戶經濟行為目標和影響因素分析
2.1現階段中國農戶經濟行為目標的理論分析
2.1.1現階段中國農戶的需要和目標概述
2.1.2第一類農戶的需要和目標
2.1.3第三類農戶的需要和目標
2.1.4第二類農戶的需要和目標
2.1.5比較分析
2.2現階段中國農戶經濟行為目標的實證研究
2.2.1對現有觀點的評介
2.2.2問卷調查結果及理論分析
2.3影響現階段中國農戶經濟行為目標因素的總體分析
2.3.1理論概述
2.3.2內部制約因素
2.3.3外部制約因素
3 現階段中國農戶經濟流程:各類型農戶行為機理分析
3.1農戶經濟的理論流程
3.2邊際勞動產出趨近于零與自給自足行為方式:對第一類農戶經濟流程的一個特別說明
3.2.1勞動消費比率:第一類農戶收入水平的重要解釋變量
3.2.2勞動力是第一類農戶的唯一可變資源:對“解釋變量”的經渡口學解釋
3.2.3第一類農戶經濟流程的均衡
3.3利潤最大化條件下的均衡:對第三類農戶經濟流程的特別說明
3.3.1資金是第三類農戶的主體要素
3.3.2第三類農戶經濟流程的均衡
3.4雙重均衡和雙重行為方式:對第二類農戶經濟流程的特別說明
3.4.1勞動力和資金是第二類農戶的主體要素
3.4.2第二類農戶經濟流程的均衡
4 現階段中國農戶的投資行為分析——一項基于糧食生產的實證研究
5 現階段中國農戶經濟行為的制度經濟分析
6 中國糧食價格政策和流通體制改革的經濟分析
7 研究結論和遺留問題
……
附錄 可比勞動力系數計算方法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