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作者近年出版的第二部新聞論文集。第一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散論”。針對“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等革命導師已離我們遠去,市場經濟的杠桿正在攪動一切,新聞應該追隨、圍繞市場轉”等等社會思潮,從理論及實踐上闡明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其他真理一樣,既要與時俱進,又要堅持根本,主張新聞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宗旨不能變,作為黨的耳目喉舌的功能不能變,真實性原則不能變,黨性原則不能變等,觀點鮮明,說理深透?!〉诙帯皞髅綉?zhàn)散論”。在高技術戰(zhàn)爭已主宰戰(zhàn)場的今天,應該怎樣認識傳媒的特殊武器作用,怎樣認識傳媒戰(zhàn)的地位,怎樣組織傳媒戰(zhàn)的隊伍,怎樣進行傳媒戰(zhàn)的快速反應,怎樣搶占傳媒戰(zhàn)的“制高點”,怎樣打好傳媒戰(zhàn)的持久戰(zhàn),怎樣“既要消滅敵人,又要保護自己”,怎樣建立起大國傳媒機制等問題,作者均有獨到的見解。 第三編《傳媒史海散論》。今天的傳媒是從昨天發(fā)展而米的,明天的傳媒將從今天發(fā)展而去。我黨我軍的傳媒曾創(chuàng)造過許多輝煌,產生過許多名篇,培養(yǎng)過許多優(yōu)秀記者、編輯,積累過許多經驗,作者對此深情地作出了介紹,尤其對于哪些應該傳承,哪能些應該光大,進行了闡釋,有助于讀者在新聞史海中汲取所需?!〉谒木帯秷笕怂刭|散論》。新聞是報道人員作用于事實的產物。新聞的這一特質,決定了新聞既取決于事實本身,也取決于報道人員的自身素質。報道人員要具備何種學養(yǎng)、精神、作風、氣質,應該如何培養(yǎng),在本篇里得到了有理有據(jù)的論述。我國著名老報人鄒韜奮說過:“理論是實踐的眼睛”。無論是新聞理論問題、歷史問題、自身素質問題,還是如何適應傳媒戰(zhàn)的問題,集中起來,都要求記者、編輯有一雙明亮的“新聞眼”,故書取此名。此書具有緊貼前沿熱點問題,思辨深邃,操作性強,結構新穎,文筆優(yōu)美等到顯著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