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歷史長河,川流不息。勤勞智慧的江西人民創(chuàng)造了星光璀璨的古代文明,描繪了濃墨重彩的近代畫卷,譜寫了可歌可泣的現代篇章。尤其是在人民共和國即將噴薄而出的血與火的拼搏中,江西省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卓越功勛。共和國成立50多年來,在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及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江西人民團結奮斗、艱苦創(chuàng)業(yè),又以輝煌的成就為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作出了巨大奉獻。江西省,簡稱贛。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道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全省共設南昌、九江、景德鎮(zhèn)、萍鄉(xiāng)、新余、鷹潭、贛州、宜春、上饒、吉安、撫州等11個設區(qū)市,99個縣(市、區(qū))。南昌市為江西省會。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江西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qū)的腹地,與上海、廣州、廈門、南京、武漢、長沙、合肥等各重鎮(zhèn)、港口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內。古稱江西省為“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qū)”。全省土地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74%,居華東各省市之首。境內除北部較為平坦外,東西南部三面環(huán)繞有幕阜山脈、武夷山脈、懷玉山脈、九連山脈和九嶺山脈,中部丘陵起伏,成為一個整體向鄱陽湖傾斜而往北開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鄱陽湖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鳥棲息地。江西處北回歸線附近,全省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十分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全省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森林覆蓋率達59.7%,居全國前列。礦產資源豐富,銅、鎢、鈾、鉭、稀土和金、銀被譽為江西省的“七朵金花”。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江西人才輩出,陶淵明、歐陽修、曾鞏、王安石、朱熹、文天祥、宋應星、湯顯祖、詹天佑等文學家、政治家、科學家若群星燦爛,光耀史冊。江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八一南昌起義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毛澤東、朱德在井岡山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qū)的中心就在贛南的瑞金。江西為中國革命犧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達25萬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