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

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

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

定 價:¥39.00

作 者: (美)巫鴻 著;柳揚,岑河 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開放的藝術史
標 簽: 篆刻

ISBN: 9787108023872 出版時間: 2006-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6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山東嘉祥武梁祠的石刻畫像為典型,通過深入剖析漢代祠堂畫像藝術的共性和個性,生動而深刻地提示了漢代的喪葬藝術的本質和演變規(guī)律,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漢代社會鬼神信仰的撲朔迷離的畫卷。全書資料翔實,邏輯嚴密,圖文并茂,是研究漢代畫像藝術的經(jīng)典之作。 :信立祥(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部)……一本權威性著作。它涵蓋全面,學術嚴謹,圖文并茂,制作考究……舉凡漢代墓葬習俗、政治觀念、圖像學、出資人以及許多學術界長久以來所關心的問題,作者都能以明晰而令人信服的闡釋給讀者提供線索。在今后許多年里,本書都將是武梁祠研究這一領域中的一本重要專著。:Orientation 雜志

作者簡介

  巫鴻(Wu Hung),早年任職于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獲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碩士。1987年獲哈佛大學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后在該校美術史系任教,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的教學、研究項目,執(zhí)“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其著作《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獲1989年全美亞洲學年會最佳著作獎(李文森獎);《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筑中的紀念碑性》獲評1996年杰出學術出版物,被列為20世紀90年代最有意義的藝術學著作之一;《重屏:中國繪畫的媒介和表現(xiàn)》獲全美最佳美術史著作提名。參與編寫《中國繪畫三千年》(1997)、《劍橋中國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國客座講學,發(fā)起“漢唐之間”中國古代美術史、考古學研究系列國際討論會,并主編三冊論文集。 近年致力于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的研究與國際交流。策劃展覽《瞬間:90年代末的中國實驗藝術》(1998)、《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2000)、《重新解讀:中國實驗展覽藝術十年(1990-2000)——首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2004)和《“美”的協(xié)商》(2005)等,并編撰有關專著。所培養(yǎng)的學生現(xiàn)在美國各知名學府執(zhí)中國美術史教席。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上 編 千年學術研究
第一章 武氏墓地遺存的發(fā)掘和初步研究
  祠堂的配置與復原
  祠堂主人及建造日期
  祠堂及東漢墓地結構
第二章 武氏祠研究的歷史回顧
  傳統(tǒng)學術
  19世紀以來的綜合研究
  現(xiàn)代研究
  對意義的探尋
  考古學的啟示
  結論
下編 武梁祠:宇宙之圖像
第三章 屋頂:上天征兆
  祥瑞形象及圖錄風格
  征兆圖像的流行
  武梁和征兆圖像
第四章 山墻:神仙世界
  西王母與“陰”
  西王母與昆侖山
  西王母:從神仙到宗教偶像
  偶像之表現(xiàn):西王母及其仙境
第五章 墻壁:人類歷史
  墻壁圖像的一般解讀
  漢代的史學觀
  古帝王和歷史進化
“三綱”與列女、義士
  君主與臣民之責
  拜謁場景:君權的表現(xiàn)
  歷史學家的自我表現(xiàn)
跋:武梁祠石刻畫像的思想觀念
附錄
 一 榜題、圖像志、文本
   征兆 古帝王 列女 孝子和義士 忠臣 刺客
 二 武梁祠研究年表
 三 武氏祠畫像石詳目
 四 引用文獻目錄
 五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