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法律史學家亨利·梅英在其名著《古代法》中這樣說道:“一個國家文化的高低,看它的民法和刑法的比例就能知道。大凡半開化的國家,民法少而刑法多,進化的國家,民法多而刑法少?!贝搜允欠袷墙^對真理且不去論它,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說出了民法(包括商法)以其特有的精神和作用映襯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成為整個社會文明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那么,繼承法律制度作為民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社會文明進程中的作用便是顯而易見的了。財產繼承,作為一項法律制度,就其本質而言是私有制的產物,是建立在財產私有制基礎上的為保護私有財產而設立的專門法律制度。在我國,雖然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但同時也從法律上對合法的私有財產予以肯定并且以國家強制力作為后盾對其進行保護。這種保護不僅體現在財產所有人生前,也體現在其死后,這在我國的《憲法》、《民法通則》中均有體現,而《繼承法》就是直接體現財產所有人死后其財產如何保護的專門法律制度。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市場機制的日臻完善,人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積累的私有財產也日漸增多,相信人們對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財產,包括死后財產如何處置的法律需求也是日漸強烈。尤其是在遺產處理問題上,從小的方面講,關系到家庭的和睦與否,遺產問題處理得好,家庭就和睦,反之則不和睦;從大的方面看,也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密切相關,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如果構成社會的基本細胞出了問題,那么必然給構建和諧社會帶來消極影響。正是基于此考慮,重慶原野律師事務所組織了本所多名法律功底深厚、具有豐富執(zhí)業(yè)經驗的律師根據我國繼承法、有關繼承法理論并結合自己在執(zhí)業(yè)中積累的經驗編寫了《繼承之爭——繼承糾紛典型案例評析》一書敬奉給廣大讀者,希望能帶給您有益的啟示。《繼承之爭:繼承糾紛典型案例評析》有別于其他的法律知識讀物之處在于它不僅通過案例的評析向讀者傳遞法律條文信息,而且同時也將一些基本的法律理論知識深入淺出地介紹給廣大讀者,這不僅方便普通讀者學習理解我國繼承法,解決遺產繼承中的實際問題,同時也可作為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尤其是基層法律工作者在從事法律服務時的參考以及大專院校法律專業(yè)的學生和正在參加法律自學考試的有志學者學習繼承法律制度時的參考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