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楊門女將》是一部京劇舞臺藝術片,根據傳統(tǒng)戲《十二寡婦征西》改編,曾在1962年榮獲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這部影片宣揚了愛國主義精神,一經上映,便在海內外華人中引起強烈共鳴。北宋仁宗年間,西夏兵馬犯境,邊關元帥楊宗保率兵抗敵,不幸身亡。這時京城的天波府內,百歲老人佘太君正在設宴為孫兒楊宗保慶賀五十壽辰,噩耗傳來,舉家悲痛。敵情非常嚴峻,可楊家男兒都為國捐軀,只有重孫楊文廣尚幼,已無將可出,一時朝內主張割地求和的勢力占了上風。為了國家利益,佘太君抑制悲痛,駁斥了主和派的謬論,并親自掛帥請求出征。重孫楊文廣也欲同去抗敵,但祖母柴郡主擔心這最后一棵楊家獨苗受損而拒絕。佘太君決定讓文廣與母親穆桂英比武以定去留。校場上母親暗中相讓,文廣獲勝得以同行。楊家軍經一路搏殺,徹底殲滅了來犯之敵。該片的電影海報突出表現(xiàn)了巾幗英雄佘太君、穆桂英以及“初生牛犢”楊文廣等祖孫三代人的戲曲舞臺形象。身后插著“帥”字旗,手中拿著令旗的佘老太君站在畫面的最上方,只見她鶴發(fā)童顏,表情莊重、威嚴,身披鮮紅色的斗篷,頗具一家之長的風范,更具忠心保國的英姿;由于夫君已戰(zhàn)死沙場,所以畫面中間的穆桂英是一身素裝,但她并沒有被喪夫之痛擊倒,而是毅然披掛出征,為了國恨家仇而沖鋒陷陣、奮勇殺敵;畫面左下角為青春年少的楊文廣,同樣是一身素裝的他眼睛斜視前方,仿佛是對敵人的蔑視,充分體現(xiàn)他少年英氣、血氣方剛的性格特點。這幅電影海報通過刻畫這三個典型人物的舞臺造型,表現(xiàn)了楊家孤寡幾代人英勇抗敵、精忠報國的英雄氣概和愛國主義壯舉,這是一曲雄渾激昂的樂章,一部宏偉壯烈的史詩。這張用水粉畫技法手工繪制的電影海報右下角是一幅黑白插圖,表現(xiàn)了京劇舞臺上楊門女將們俘虜敵首的情形,它不僅反映出影片中激烈的戲劇沖突,而且意在說明這部電影的類型與特色。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