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步進電動機的控制
1.1.1 步進電動機的開環(huán)控制
l.1.2 步進電動機的閉環(huán)控制
1.1.3 步進電動機的模糊控制
1.1.4 步進電動機的矢量控制
1.2 步進電動機的位置檢測
1.2.1 反電動勢法位置檢測
1.2.2 磁鏈法位置檢測
1.2.3 電感法位置檢測
1.3 步進電動機的仿真
1.3.1 二相混合式步進電動機基本電路方程
1.3.2 singh-kuo模型
1.3.3 pickup-russell模型
l.3.4 leenhouts電路模型
1.4 本書的基本結構
第2章 步進電動機的驅動技術
2.1 步進電動機開環(huán)驅動電路的基本結構
2.1.1 步進電動機開環(huán)驅動的基本原理
2.1.2 步進電動機開環(huán)驅動電路的基本結構
2.2 恒相流驅動
2.3 恒總流驅動
2.4 升頻升壓驅動
2.5 微步驅動
第3章 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系統(tǒng)的仿真
3.1 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系統(tǒng)主電路模型
3.1.1 主電路模型概述
3.1.2 星形接法繞組端電壓的確定
3.1.3 五邊形接法繞組端電壓的確定
3.1.4 五角形接法繞組端電壓的確定
3.1.5 主電路仿真模型
3.2 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系統(tǒng)驅動電路模型
3.2.1 驅動電路模型概述
3.2.2 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
3.2.3 電源電路的等效電路模型
3.2.4 電源電路的等效數學模型
3.2.5 電源電路的仿真模型
3.2.6 驅動電路仿真模型與系統(tǒng)仿真模型
3.3 仿真結果與分析
3.3.1 繞組電流仿真結果與分析
3.3.2 牽出轉矩仿真與分析
3.4 仿真技術應用實例
3.4.1 步進電動機系統(tǒng)功率電路損耗仿真研究
3.4.2 步進電動機恒頻斬波恒總流驅動器優(yōu)化設計
3.5 步進電動機系統(tǒng)仿真軟件
3.5.1 smss的主要功能
3.5.2 smss的數據輸入
3.5.3 smss的計算和數據處理
3.5.4 smss的仿真結果示例
第4章 混合式步進電動機模糊控制位置伺服系統(tǒng)
4.1 基于dsp的模糊控制伺服系統(tǒng)結構
4.1.1 基于dsp的伺服控制系統(tǒng)設計
4.1.2 模糊控制伺服系統(tǒng)結構
4.2 集成位置傳感器結構和位置檢測原理
4.2.1 集成位置傳感器結構
4.2.2 集成位置傳感器位置檢測原理
4.2.3 集成位置傳感器位置檢測電路
4.3 伺服系統(tǒng)模糊控制器的設計
4.3.1 速度模糊控制器的設計
4.3.2 速度模糊控制的軟件實現
4.3.3 速度模糊控制的實測結果
4.3.4 位置模糊控制器的設計
4.3.5 位置模糊控制的軟件實現
4.3.6 位置模糊控制的實測結果
4.4 模糊控制伺服系統(tǒng)的實現
4.4.1 系統(tǒng)硬件構成
4.4.2 系統(tǒng)軟件構成
第5章 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的矢量控制
5.1 二相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的數學模型
5.2 二相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的矢量控制
5.2.1 二相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的磁鏈
5.2.2 二相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的矢量控制方法研究
5.2.3 二相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矢量控制系統(tǒng)的仿真
5.3 幾個相關問題的討論
5.3.1 二相混合式步進電動機d-q坐標的定義
5.3.2 電動機的四象限運行
5.3.3 電動機磁場飽和及參數變化對矢量控制的影響
第6章 混合式步進電動機伺服系統(tǒng)模型參數的辨識
6.1 二相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的模型參數
6.2 遺傳算法在步進電動機模型參數辨識中的應用
第7章 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矢量控制伺服系統(tǒng)
7.1 位置控制器的設計及參考模型的設定
7.2 神經網絡調節(jié)器的設計和在線實現
7.2.1 神經網絡調節(jié)器的設計
7.2.2 神經網絡調節(jié)器的在線實現
7.3 位置反饋信號的處理
7.3.1 位置反饋信號的處理過程
7.3.2 兩路位置反饋信號的互補
7.3.3 低頻幅值調制的消除
7.3.4 位置反饋干擾的消除
7.3.5 旋轉方向的確定
7.3.6 電動機初始位置的確定
7.4 矢量控制伺服系統(tǒng)的實現
7.4.1 系統(tǒng)硬件構成
7.4.2 系統(tǒng)軟件構成
7.4.3 實驗結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