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中期以后,特別是1937—1949年,社會動蕩,民不聊生,西泠印社命運顛沛,曲折坎坷,幾度瀕臨生存危機。新中國成立后,雖然西泠印社部分庭園建筑得到修繕和保護,但它有組織、有影響的各種學術活動幾乎停止了。 公元1963年,舊歷重陽節(jié),天高氣爽,孤山放歌,西泠印社從此新生。新生的西泠印社以60周年慶典活動為特殊象征,聳立起百年史上的一座豐碑,并以其特殊的重要意義載入史冊,揭開了篆刻藝術發(fā)展的新紀元。 西泠印社的新生,是藝術家們的幸事,是篆刻藝術事業(yè)的幸事,是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幸事。 本書從新的視角,圖文并茂地反映了1963年恢復西泠印社的社慶活動中的特殊人、事、物,史料翔實,足以證信。此外,這本書所載史料,多為首次披露,值得一讀。西泠印社——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耀眼奇葩,更是杭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驕傲和自豪。因為金石篆刻藝術,是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浙江乃文化大省,篆刻藝術乃其耀眼一頁,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杭州不負歷史文化名城之譽,秀麗山水哺育出“西泠八家”、“晚清六家”等名家巨擘,涌現(xiàn)出眾多舉世矚目的藝術精品。篆刻藝術綿延傳續(xù),代有風采,經久不衰。西泠印社以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使命,集各派篆刻藝術之大成,領一路風騷,被譽為“印壇重鎮(zhèn)”。本書為“品位西泠印社叢書”中的一本,在廣泛聚集零散資料的基礎上,細微反映西泠印社在1963年的60周年社慶活動,最大限度網羅第一手資料,為社史及其他門類的研究和編撰提供可資參考、評析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