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自我實現(xiàn)/勵志個人修養(yǎng)與自我完善謀人謀事謀天下:圣賢如是說

謀人謀事謀天下:圣賢如是說

謀人謀事謀天下:圣賢如是說

定 價:¥23.00

作 者: 孔子 等著,張玉斌 編著
出版社: 哈爾濱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成功學(xué)

ISBN: 9787806997345 出版時間: 2006-09-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人生常常沒有固定的模式,事情往往沒有傾向性的狀態(tài),而是被語言、思想、行為誘導(dǎo)或強化、固定后才發(fā)展成某種狀態(tài)及模式的。生命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針,生活缺乏謀劃好似飛行缺少航向標。人生的關(guān)鍵就是確定一個偉大的目標,籌劃并真正實現(xiàn)它。然而,人生策略不僅是一種美好的憧憬、崇高的理想和幻景中的目標,還是可以不斷地具體化的可實踐的、具有創(chuàng)造意味和開拓精神的行動藝術(shù)??v觀古今中外,凡圣賢明哲,無不是胸襟恢弘,慧思迭出。不管是大雅之堂的宏圖大略,還是市井之間的雕蟲小技,長于思辨、善于綢繆的有識之士創(chuàng)立了無數(shù)經(jīng)典絕倫的謀術(shù)箴言、權(quán)謀精要;不管是流傳千載的奇謀妙計,還是警示世人的陰謀詭計,精于謀劃、料事如神的古圣先賢留下了無數(shù)廣為流傳的統(tǒng)御之術(shù)、兵書戰(zhàn)策。先賢指出,“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破萬古愚”。識多才能智廣,足智方可多謀。唯有長識添智,才能增謀擴略。書中圣賢們的妙語箴言,為我們提供了戰(zhàn)勝困難與邪惡的良方從而讓我們找到了幸福的道路。

作者簡介

暫缺《謀人謀事謀天下:圣賢如是說》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大事亦發(fā)端于細微 (春秋)老子 001
以德報怨 (春秋)孔子 003
正人須先正己 (戰(zhàn)固)孟子005
遇事要量力而行 (戰(zhàn)固)莊子 007
君子處世應(yīng)以義為繩 (墳固)呂不韋 009
利可求但不強求 (清)張英 011
順勢而為,但別隨心所欲 (元)許名奎 013
審時度勢,見機之道 (三國·蜀)諸葛亮015
誰是英雄 (唐)趙蕤 017
人貴藏輝 (唐)李白 020
處世準則:恕平恭守 (東漢)王符 021
君子寧拙毋巧 (明)共應(yīng)明 023
做人需內(nèi)方外圓 《六韜·三疑》 024
精心苦練,成功的秘密自動找你 (戰(zhàn)國)荀子 025
以德服人 (戰(zhàn)國)呂不手-027
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戰(zhàn)國)孟子 029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清)王庭奎030
小事糊涂成就大聰明 (清)鄭燮 031
遇事多從反面想想 (春秋)老子 032
善有時得惡報 (唐)趙蕤 034
與惡人相處 (戰(zhàn)國)莊子 036
惡人是善者的磨石 (南宋)袁采038
明辨善惡才能百戰(zhàn)百勝 (戰(zhàn)國)呂不韋 039
提防身邊的人 (戰(zhàn)國)韓非042
凡事好察并非明智 (東漢)班固 044
直率不同于狂放 (春秋)文手045
防小人之心不可無 (清)張之洞 046
不會給予便難有獲取 (戰(zhàn)國)鬼各子 049
強攻不如智取 (三國·蜀)諸葛亮 052
不做徒勞無益之事 (戰(zhàn)國)莊子 053
有備無患 (清)朱柏廬 054
做事不在速成,在于打牢基礎(chǔ) (清)魏源055
緩事急辦,急事緩辦 (清)王庭奎 056
馬,善跑就行 (西漢)張敞 058
動聽的話不一定真實 (春秋)老手 060
知人知面,更要知心 (春秋)孔手 061
為人的八戒與十德 (戰(zhàn)國)莊子063
知人才能善任 (唐)趙蕤 065
看人要用自己的眼睛,識人要依自己的判斷 (明)洪應(yīng)明067
求全一人,百中無一 (宋)王溥 068
知人難,莫過于比己觀人 (三國·魏)劉劭069
考人心志知其人 (西漢)陸賈 072
察人之法 (晉)傅玄 075
用人之所長 (唐)趙蕤079
處世為人要有益于人 (北齊)顏之準 081
精通進退之道 (春秋)范蠡 083
要做好人須交好友 (明)高攀龍 084
泛交不如善交 (南宋)朱熹 085
交談知深淺,論辯見性情 (三國·魏)劉劭 088
交友要近忠遠奸 (明)光煉 094
近墨者黑 (晉)傅玄 095
不要信遠疑近 (北齊)顏之推 096
以忠實誠信為本 (明)姚舜政 098
和小人交游,如履薄冰 (春秋)曾子1o1
鳳凰不與凡鳥同群 (明)袁中道103
友不擇不交 (清)紀昀 104
非善不交,知賢必親 (宋)邵雍 106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南宋)朱熹 107
順勢而為 (戰(zhàn)國)莊子 109
求賢明才可成大業(yè) (戰(zhàn)國)呂不韋111
欲知其人,觀其所使 (宋)司馬光 114
順勢而說 (戰(zhàn)國)呂不韋 116
論人之非,當原其心 (青)倭仁 119
不可交淺言深 (明)鹿尚鵬 120
別說過頭的話 (清)王庭奎 122
規(guī)勸他人要含蓄 (明)洪應(yīng)明124
對方五分錯,只需指三分 (明)呂坤 125
出言聽語都要謹慎 (宋)葉夢得 128
禍從口出,多言必失 (晉)博玄 130
讒言最能傷人 (明)程登吉131
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 (清)蒲松齡134
要尊重別人的隱私 (宋)呂祖謙 138
人貴相知 (唐)夸白 140
知音難覓 (清)車萬育142
善于揣摩實情 (戰(zhàn)國)鬼谷子 145
好人是壞人的老師,壞人是好人的借鑒 (春秋)老子 147
學(xué)習(xí)賢人品質(zhì)但不蹈襲賢人行為 (春秋)孔子 148
不同流合污,也別標新立異 (戰(zhàn)國)韓非 149
事在人為 (戰(zhàn)國)呂不韋 150
切不可妄自尊大 (南宋)袁采152
驕傲必伴隨衰敗 《尚書·大禹謨》 154
自然調(diào)節(jié) (戰(zhàn)國)莊子 156
隨遇而安才是福 (南宋)袁采 157
減少有余的,供奉不足的 (春秋)老子 160
過猶不及 (春秋)孔子161
與眾不同才能出人頭地 (戰(zhàn)國)莊子 162
苛求賢者,是對賢者的愛護 (唐)趙蕤 164
從小處入手 (戰(zhàn)國)墨子 166
時不我待 (戰(zhàn)國)呂不韋 167
不加功于無用 (東漢)班固 170
萬事都不能失去依托 (戰(zhàn)國)韓非 171
少說多做 (宋)周密 173
三思而行 (清)王庭冬 175
站在立方聽駁論 (宋)司馬光 176
禍福都是人招致的 (戰(zhàn)國)呂不韋 177
學(xué)會趨福避禍之道 (宋)蘇淘 180
揣摩之術(shù) (戰(zhàn)國)鬼吞手 181
寬大為懷 (唐)魏微 183
鵪鶉焉知鳳凰之志 (唐)趙蕤 184
誠實易被人接受 (清)王庭奎 185
最糊涂的莫過于明知故犯 (明)呂坤 186
小大貴賤,交相為恃 (戰(zhàn)國)呂不韋 189
讓對手敞開心之門 (戰(zhàn)國)鬼谷子 191
言論忠信,行動篤敬 (南宋)袁采 194
終身讓路,不枉百步 (宋)歐陽修 197
,百戰(zhàn)百勝,不如一忍 (清)王庭奎 198
游說要出奇制勝 (戰(zhàn)國)鬼谷子 200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明)呂坤 203
清醒地立身處世,絕不隨波逐流 (戰(zhàn)國)屈原 206
寧為雞頭,不為牛后 (明)程登吉 208
經(jīng)常奉承你的人未必是朋友 (南宋)袁采 210
早熟不一定是好事 (晉)陳壽 212
積威,寬一分則安;積恩,減一分則怨 (明)呂坤 213
平坦之處更易出錯 (西漢)劉安 216
一箭易折,十箭難斷 (宋)司馬光 217
由儉變奢易,由奢變儉難 (明)周恰 218
憂勞興國,逸豫亡身 (宋)歐陽修 220
“利”是“害”的影子 (元)許名奎 222
養(yǎng)生全性之道 (戰(zhàn)國)呂不韋 224
人分為五個層次 (春秋)孔子 22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