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內容提要《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史書,集中描述太宗皇帝與群臣共同打造繁華帝國的重要關鍵,其中包括領導之術、人才之育、決策之方和修養(yǎng)之要等等,既是唐太宗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建立空前強大的天可汗帝國的歷史記錄,又蘊含著豐富的治國安民的政治觀點和成功的施政經驗。 由于這部著作具有教科書的性質,因而“朝野上下必備”、“入世為人必讀”,許多勵精圖治的皇帝反復研習,以為治國的楷模;不少積極進取的官僚士子更是認真誦讀,以為行動的準則。 直至今天,我們依然可資借鑒,它能夠激發(fā)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責任感和憂患意識;能夠提供強國富民、經邦濟世的具體措施;有助于領導者豐富領導藝術、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凈化社會風氣、純潔人的心靈……作者簡介吳兢(公元670~749年),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著名史學家。 他所撰寫的《武后實錄》記述了張宗昌誘張說陷害魏元忠的史實,后來張說當了丞相,幾次要求修改文字,都被吳兢嚴詞拒絕,時人稱之為當代董狐。 吳兢一生修史,取得很大成就,修編有《唐史》、《唐書》、《唐春秋》、《則天實錄》、《中宗實錄》、《高宗后修實錄》等,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并流傳下來的是《貞觀政要》,被后人稱為中國第一帝王學。編輯推薦本書是唐代史學家吳兢著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全書10卷40篇,8萬余言。這部書以記言為主,言簡意賅地記錄了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于施政問題的對話、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以及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等。這本書從總結唐太宗治國施政經驗,告誡當今皇上的意圖出發(fā),將君臣問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為君之道、任賢納諫、君臣鑒戒、教戒太子、道德倫理、正身修德、崇尚儒術、固本寬刑、征伐安邊、善始慎終等一系列專題內容歸類排列,使這部著作既有史實,又有很強的政論色彩,是一部獨具特色,對人富有啟發(fā)的歷史著作。每閱《貞觀政要》,見其君臣議論,大可規(guī)法。——金熙宗其論治亂興亡,利害得失,明白切要,可為鑒戒?!鲬椬谟鄧L讀其書,想其時,未嘗不三復而嘆日:貞觀之治盛矣?!甯咦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