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美學經緯

美學經緯

美學經緯

定 價:¥28.00

作 者: 阮延陵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美學

ISBN: 9787807350446 出版時間: 2006-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 543 字數:  

內容簡介

  《美學經緯》主情氣之說,說理而兼體悟,讓讀者從情節(jié)形象的感悟中把握原理。全書以“人本觀”建構,將藝術美、自然美、社會美,視為人本身之本生美的派生;以人為美學之中源,突出主體之個我在全部統(tǒng)系中的地位;情氣即發(fā)自主體之我。全書獨辟“審美流程”以貫串通部結撰之邏輯網絡。以全流程之表里兩大層向界定美與美感的座標;從而將美視為美感的物化表化,將美感視為美的心化里化。以氣韻為流程里表之中介,從而將美定義為籠韻 (態(tài))之象(貌)、將美感定義為融氣之意。融氣之意,情也。全書因依人本觀,將物韻之美視為人之情態(tài)的派生。第三章之論人本觀、第四章之論審美流程,乃全書經緯。全書十六章、余論一章,脈絡前后相承,讀者宜予循序通讀。全書頭緒紛繁,各章首有提要,先讀章首提要、后讀全章,每讀一章畢而掩卷,可回頭重溫章首提要以之加深加鞏。全書邏輯布局呈一立體性網絡開展,唯有循序通讀,乃可匯通全書脈絡以逐層加深。

作者簡介

  作者阮延陵,又名延齡:浙江瑞安莘塍人。解放前參加浙南游擊縱隊,解放后曾在溫州市圖書館古藉部工作;現已離休。離休后參加《漢語大詞典》編寫,出過《美的本相》一書?,F為浙江省美學學會會員、全國紅樓夢學會會員。美學上私淑朱光潛氏。以“見人見心見我見情”八字為其主體論美學思想。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我國傳統(tǒng)美觀念
 上古羊圖騰美觀念
 上古大人崇拜美觀念
 神靈崇拜 比興的萌芽
 儒家的美觀念
 道莊的美觀念
 美丑與功利 丑觀念之演化
 玄學的覺醒本真美的發(fā)現
 意象論與情氣說
第二章 西方傳統(tǒng)美觀念
 理式世界及其形象符號
 模仿說及典型說的濫觴
 再現與表現的濫觴
 以已度物的詩性形象思維
 非功利說無目的論
 本相論與實踐論
 直覺表現傳達
第三章 人本觀的美觀念
 兩種對象化功利與非功利
 快感與美感獨享與共享
 欲的本能色的世界
 生殖崇拜 抽象凈化 抽象性功利
 人體美與性征
 體貌與儀貌
 人本觀的美觀念
 從對象化補論人本觀的美觀念
 靈肉一元心物同構天人合一
第四章 審美的流程
 審美的流程及其兩大層次
 從創(chuàng)作及欣賞的全周程看審美流程
 從虛象補論審美流程
 從審美流程談美的本體論體式
 從兩大層次談藝術的內容與形式
 從審美中介論美與美感
 心氣手
 人本觀與審美流程
第五章 審美主體身心關系
 腦君與心臣 情氣與情青波
 情感及其征候
 移情與內模仿 內模仿及其彈性感
 氣運 內模仿 內感黨
 氣與韻氣運與氣功
 節(jié)奏與旋律 曲心與人心
 強調主體強調感覺
第六章 審美客體心物關系
 從物之三性論心物關系
 朱光潛的“物甲物乙”論
 從“物甲物乙”看象與韻
 心與物韻與象美感與美
 借體論與反映論
 借體論與同構說
 自然與藝術中的黃金比
 建筑藝術中的弗勃奈舍數列
 神秘的諧美感
第七章 審美態(tài)度心理距離
 審美情境與審美態(tài)度
 即境與離境超脫與回歸
 心理距離審美態(tài)度
 旁窺現實美與現實
 游戲的超現實態(tài)度
 第四堵墻與接受美學
 價值觀與視角 過程與結果
 詩愁坐忘抽象性功利
第八章 審美思維直覺頓悟
 情與理藝術與科學
 癮心象直黨頓悟
 藝術符號的濃縮化及象征性
 象聲與傳情 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
 形與式情程式化朦朧
 朦朧思維形意合一的世界語
 詩無定解象外抽象
 通感抽象會通
第九章 原始思維隱意識
 原始的狼孩心理
 原初語言與原始思維
 弗洛依德的隱意識及夢觀念
 弗氏個體隱意識與榮恩之集體隱意識
 明意識與隱意識的對話
 兩重性格陰陽互補
 靈感與心源
 音樂的夙世因緣天人合一
第十章 藝術的本相及功能
 知情意三分法 藝術的座標
 從對象化看詠懷與詠物
 他相與我相借體與本相
 小我與大我本相之本相
 藝術美中之丑及其本相
 原型心蹤借體
 以審美為主的藝術諸功能
第十一章 母題語境心態(tài)
 “始祖母——母親”的古老母題
 “求生”母題民族的夢
 “桃源”母題 “桃源”情結
 無可奈何的“期盼——失望”母題
 “負心”母題及其機制與背景
 語境 時代及地域的心態(tài)背景
 從中西文化比較來看文學母題
 中西舞蹈的不同形態(tài)及心態(tài)背景
 東西方繪畫的交融與碰撞
第十二章 悲劇與喜劇
 性格與命運迷戀現世與追求永生
 美的毀滅哲學的沉思
 好人殺好人的倫理悲劇
 黑格爾式中國悲劇
 從喜劇形式寫的悲劇
 崇高與優(yōu)美悲慘與滑稽
 滑稽詼諧幽默
 半欣賞半批判 諧與不諧
第十三章 藝術載體及其體裁
 藝術載體的轉型及傳譯
 從說唱到戲曲的轉型
 戲曲的單線體裁與話劇的復線
 民歌的流變生展及其地方色彩
 文學之雙關與諧影
 起承轉合合于必然律的結撰大巧
 文學之四大體裁 體裁之三大要素
 文學與戲曲及后現代繪畫的時空調度
第十四章 藝術哲學
 模仿創(chuàng)造常古常新
 創(chuàng)作與臨摹生活與藝術
 逼近高潮高潮與余波
 老實的藝術錯覺
 狡儈的審美自欺
 “雅俗陳新”的文品藝風
 “真假有無”之四大象限
第十五章 藝術辯證法
 實用與美觀
 局限與突破
 天工與人巧
 音樂與戲曲中之對比與照應
 詩與畫中之對比與照應
 細節(jié)閑文閑文不閑
 間接描寫與繁簡
 虛與實藏與露
 寫真與造幻
第十六章 精神美生活美
 貌與態(tài)假面與真面
 藝品與人品 形式因與內容因
 日常交往與審美交往
 生活感悟詩思
 文化人性人生哲學
 工業(yè)文明與農業(yè)文明
 藝術的生活化生活的藝術化
 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
 余論
 從虛實相生的審美機制論哲學與美學
 從逐臭逐丑的怪癖心理論丑學
 美學與邏輯美學之用
 美學方法論本書之結撰
 近現代美學的遺產 本書之得益
 本書建構主要論點的綜述及回顧
 人本觀美論 本生美與派生美
 審美流程論 大造與小造
 美感與美 靈能與靈所
 美學經緯 美的座標
 見人見心見我見情之美學說
 美之體式及其反映論
 本書之邏輯歸紐——守一心源
附引用及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