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好多好多年以前發(fā)生的事情了。說不好是啥時候,也說不好是道光爺還是成豐爺做皇帝,百姓的日子很苦,淮河兩岸十年九荒,不是澇就是旱。盜賊蜂起,記鼻子、老墳堆、陳郢子小五,今天來明天走,世道亂哄哄的。記鼻子、老墳堆和陳郢子小五,都是這一帶有名的土匪。河上更不清靜,正陽關下來卡子林立,平均三二十里就設一道關卡??ㄗ由鲜斩惖年P爺,個個閻王似的,連兩江過來的大隊商船,過一道卡子都扒一層皮,更別說走私的船只了。一小隊官兵,正沿著淮河追趕一條走私的船只,已經追了很長時間。船不大,也不算小,是俗稱“三節(jié)桿”的雙桅船,比“官駁”小點,比“對臉劃子”大點。說是說從上游桐柏山里運竹木下來,實際一根根竹筒子都掏空了,里頭藏了私鹽。是淮鹽,從板浦鹽場輾轉而來。那年頭,販私鹽是砍頭的罪,所以從陸上轉手的時候,特地選了從上水到下水逆反方向的路線。正陽關的關爺,是把船放走了才想起來的,當時看船上女人的一雙眼睛,躲躲閃閃就不大對勁,男人又看著眼熟,等醒過困來,報告給官家,船已經順水順風而下,走出去有百十里路程了。正陽關是淮河上游至中游一段的咽喉,淠河、潁河等眾多支流在此匯集入淮,自古有“七十二水匯正陽”之說。官兵們一陣狂追猛趕,追了一天一夜零小半天,快到硤石口,這才慢慢攆上來了?;春映稣栮P至硤石口一段,地勢最為復雜,南岸山岡連綿,北岸一馬平川,河道以s形的走向蜿蜒曲折,到了硤石口,陡然變得險峻起來。硤石口東西兩岸,相距不到五百米,壁如劍削,驚濤裂岸。這時離硤石口就很近了,一二十里地,官兵們不敢怠慢,想在口子這邊追上,這邊追不上就沒法再追了,太危險。天光慢慢暗下去了,離天黑已經不遠。他們恨不得像一群餓狼似的撲上船去,把船上那對男女趕盡殺絕,不留一點兒后患。船上的男女也不敢怠慢,拼了命地扳槳,還盼著天快點兒黑下來,萬一逃不過去,有黑天做掩護,他們就能躲過官兵的眼睛,把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丟下小劃子,逃出命去。這船上一共就四口人,兩個大人帶兩個孩子,男人姓嚴,因一條好嗓子,河上人稱嚴老喊;女人姓周,夫家姓殷,人稱殷周氏,和這男人本不是夫妻。兩個孩子,男孩子名叫龍龍,是嚴老喊的兒子;女孩子名叫鳳鳳,是殷周氏的閨女。四口人原本是兩家人,兩條船做營生。做的都是走私夾帶,主要是販私鹽,常常是結伴而行。兩個月前,遭到一場劫難,死的死,傷的傷,兩家人這才合攏成一家人。貧賤夫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