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很多人說,麗江是人類的精神家園。有這樣的意義在,是因為她的平和、自由、本真。而麗江的“吧”,是麗江的表情,麗江的性格,沒有刻意的修飾和做作的尊貴,像一位凝神微笑的納西姑娘,讓人放松、自在、快樂、隨意。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人們在此享受生命,享受純真的快感,而那些都市的勞頓與喧囂,只有在重回來處時,才能想起?!←惤且粋€寬容的地方,它本身也是多元文化融會的結晶,所以這里既有藏族風格、現代風格,也有歐陸風格、南亞風格的,各種“吧”各行其是,各顯風姿。麗江賣飲料和食品的休閑場所絕大多數都冠上了“吧”,但無論“吧”也好,“館、莊、室”也好,只要是為人們提供飲、食、休閑場所的,都是本書書寫的對象和范圍。書摘櫻花屋從古城四方街廣場西河沿河右岸逆水往北30米就是櫻花屋。這幾年櫻花屋在麗江和游客當中的知名度一路攀升,大有一說麗江酒吧就非提櫻花屋不可的勢頭。凡是親自泡過這家酒吧的人都會對它的規(guī)模、紅火、氣氛(也許用氣勢更準確)特別有印象。如果你是同行難免要生出一點忌妒,但同時也會不由得加入到“宣傳隊”的行列中去,在對它表示一點什么的時候又為它做一次免費廣告,哪十白聽眾只有一個。河邊露天的位子早被人坐滿了,面積很大的兩間吧廳也是人頭攢動,穿著有櫻花屋標志的服務生在客人中穿梭往來,個個都似店主般的殷情周到。在這里用餐、喝咖啡、喝酒、喝茶的有中國人、外國人、年輕人、老年人,一桌挨著一桌,燈光、燭光、音樂、人聲、美食、佳飲交織著一種溫暖,一份激情,充溢著櫻花屋。同時,你也能領悟,人是喜歡群居的動物,喜歡熱鬧是改不了的天性。我曾看見有個女孩雖置身熱烈的氣氛,但卻在這里發(fā)呆,一個人面對一枝蠟燭一就是孤獨也要在熱鬧中去孤獨啊。別看櫻花屋如今的紅火,多年前慘淡經營的情景我是見過的。因為家住古城,每天上下班都從新華街經過,翠文段就像如今古城偏遠一點的街巷一樣,絕大多數臨街的鋪面都沒有打開,只作居民的住房,有那么三兩家古董店經營著清淡的生意,店主都是鄰近麗江的鶴慶人。櫻花屋所處的河東則沒有什么店鋪經營,離它遠一點的地方倒有一家很出名的“浙江姐妹理發(fā)店”。櫻花屋出現在新華街,沒有什么讓人感覺特別的,就是原來的民居窗欞上多了幾張白棉紙,屋檐下一只紙糊的燈籠在搖晃,像是一間僅夠兩個人棲息的小屋。過了一段時間,櫻花屋開朗了一些,門窗打開了,安了玻璃,門口有了一些老外。后來有朋友告知,櫻花屋的女主人是韓國人,再后來搞攝影的表弟說,前幾天開櫻花屋的那兩個人來拍婚紗照了。于是櫻花屋與牟鑫和韓國姑娘金明愛的愛情一道落戶麗江古城,成為新華酒吧一條街的第一。剛開始,櫻花屋的生意并不好,兩個人都不會做飯,也請不起廚師。而且當時麗江旅游業(yè)尚在發(fā)展中,游客并不多。兩個人連小工都沒請,辛苦了一段時間,生意仍然平淡,憑執(zhí)著堅持了下來,許多外國朋友見狀,教他們做菜,為他們宣傳,客人漸漸多起來,櫻花屋有了起色。我們去櫻花屋采訪的時候,金明愛不在,牟鑫說金明愛帶著1歲的孩子回韓國娘家去了。金明愛過去是家中的老小,什么都有依靠,跟了牟鑫以后,她自覺地改變著自己?,F在櫻花屋里的韓國菜、日本菜、意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