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是明清兩代最流行的蒙學讀本之一,歷來就有“三”(《三字經》)、“百”(《百家姓》),“千”(《千字文》)、“千”(《千家詩》)的說法,由此可見,它在傳播傳統(tǒng)文化方面所起過的不可忽視的作用?!肚Ъ以姟纷钤绲膫鞅井敒槭鹱鲃⒖饲f(1187-1269)編選的《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到了清代前期流行的是在此基礎上增刪修訂而成的《增修重訂千家詩》,分上兩集,上集七言絕句,下集七言律詩,署謝枋得選、王相注。與此書先后出現(xiàn)的還有一種署為王相編選注釋的《新鐫五言千家詩》。這兩種書一選七言,一選五言,書坊為了便于學童的學習,將二者合刊在一起,署為謝枋得編、王相注,這便是今流行的《千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