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以盡意”如何得以實現(xiàn)
結構與語境的整合
——論文化研究背景下的敘事本文與意識形態(tài)(上)
詩與在
——海德格爾文藝思想初論
物種中心主義藝術觀
——埃倫·迪薩納亞克《審美的人》簡析
夸父是誰
——一個神話學的猜想
生活不在別處
——論陶淵明田園詩的偉大品格
李煜詞發(fā)生、發(fā)展的文化土壤
元曲名辨
從“補天頑石”到賈寶玉
——談曹雪芹對補天神話的曲解
寫實主義流變
論中國當代小說的后現(xiàn)代景觀
云南散文:立足大地的寫作
《20世紀重要詩詞集提要》選錄
存在的焦慮;論《野草》的生存哲學
空間,在“時間”的選擇之后
——讀宗白華《中國詩畫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
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轉化
——論張愛玲小說的敘事結構
論王安憶《長恨歌》的中國的崛起是世界的福音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給出的回答
漢語神學思潮論
論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規(guī)律
——兼說“民族文化保護”的認識論問題
解釋民俗的民俗
——理解元民俗的一種新視角
農民作為傳承主體的特質
從傳播學理論看納西族文化系統(tǒng)的整合性
白族民間文學的道教色彩
《阿詩瑪》與《嫩娥少薇》的原型因素探析
——以相似性比照為視角
從民間文學形態(tài)解讀金庸小說中的屠新婚配母題
新時代運動與暢銷書
……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