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展望》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重要刊物,每年出版兩期,它所包含的預測和分析是基金組織(IMF)對成員國經濟發(fā)展和各項政策、國際金融市場和全球經濟體系的發(fā)展進行監(jiān)督的有機組織部分。對前景和政策的預測是基金組織各部門對世界經濟發(fā)展綜合分析的結果,主要依據是基金組織工作人員通過與成員國磋商獲得的信息。這些磋商主要由基金組織地區(qū)部負責,其他參加部門有政策制定與檢查部、國際資本市場部、貨幣與金融體系部和財政事務部。2006年4月《世界經濟展望》的主題是全球化和通貨膨脹。繼續(xù)前幾期《世界展望》的結論,本期《展望》仍然認為世界經濟正處于良性發(fā)展的時期。隨著日本復蘇強勁和歐元區(qū)更加穩(wěn)定的增長,全球增長更為均衡,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進入了30年來增長最突出的時期。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商品、服務和資本在全球的更大流動,即全球化。本期《世界經濟展望》就分別在各章從不同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解釋。本期《世界經濟展望》用大量篇幅論述了全球化對通貨膨脹的影響,以及全世界剩余產能普遍下降、全世界儲蓄和借款市場一體化等經濟現象,它們的特殊組合成為幾年來推動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因素之一。但是,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使世界人民開始擔心,多邊主義正在全世界退卻。針對這些問題,基金組織工作人員含蓄地表達了他們的看法,他們認為,現在是最好的時期,但也是最危險的時期。只有加強多邊對話的進程,才能克服全球化引起的不良發(fā)應,否則會完全喪失過去多年的成績和努力。2006年4月期《世界經濟展望》秉承以往各期的風格,繼續(xù)以嚴謹、時效、權威為特點成為各國經濟金融領域專家學者、工作人員進行學習研究的工具書,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