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發(fā)明之一,和造紙術一樣,對于促進世界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關于印刷術的起源、演進和傳播,中外學者曾經作了不少研究。但是一部全面的、詳盡的和有系統(tǒng)的關于中國印刷術發(fā)展的歷史,卻一直沒有出現。張秀民先生新作《中國印刷史》的出版,不僅在這一專題的領域中,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彌補了這一方面的缺失,即對中國文化史和科技史的研究和了解上,也增加了一節(jié)重要的篇章。 這本書的內容廣泛,體大思精,洋洋五十萬言,包羅了自從印刷術發(fā)明以來一千多年間全部刻書和印書的歷史,詳細地討論了各個時代的刻書地點、刻本內容、版本特色、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跡,以及各種刻印的方法。其他在書籍以外的各種印刷品,如版畫、年畫、報紙、紙幣,以至印刷所用的各種物料如紙、墨等文房工具,也都提供了新鮮的資料和獨特的見解。這是迄今所見到的一部最完備而有系統(tǒng)的綜合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