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規(guī)劃項目。革命有時會形式錯誤而內容正確,左聯成立之初盟員的投身政治斗爭就是如此。當反動派企圖把革命人民斬盡殺絕的嚴峻時刻,左聯盟員們義憤填膺地走向街頭,代表人民吶喊、抗議,代表人民聲討嗜血的惡魔,他們的無畏行動震懾蔣家王朝。他們在努力把“無聲的中國”變?yōu)椤坝新暤闹袊薄K麄冋咽玖巳松恼鎯r值,文學的真價值。這些血氣方剛的青年人的可貴之處在于,他們只知勇往直前,從不畏首畏尾,也不怕后人會笑話他們“幼稚”、“極左”,他們一心向往的是爭求民族的翻身解放,人民的自由光明。他們決不愿做“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齋文人。他們是行動者、戰(zhàn)斗者,后人應當理解他們。那種把左聯產成是“極左思潮產物”的論調是淺薄的。左聯在“四·一二”大屠殺后的白色恐怖中誕生,在殘酷的反革命文化圍剿中堅持斗爭長達6年之久;它的隊伍,從最初一支四、五十人的小分隊,逐漸發(fā)展壯大成為一支旌旗蔽空的大軍;它創(chuàng)造的文學成果前所未有、豐富異常,而所有這一切,也與眾多中外友人的真誠相助、全力支持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