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財政支持“三農”和新農村建設理論與實踐》共有十章和兩篇附錄。第一章首先討論了應該采用唯物辯證法看待西方經濟學理論,然后介紹了公共財政管理的西方經濟學基礎,概括了采用經濟學理論分析公共財政問題的主要方法,也是《公共財政支持“三農”和新農村建設理論與實踐》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采用比較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對比分析了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的公共財政改革和政府轉移支付體制。第四章采用經濟學方法分析了“三農”問題的成因和解決對策。第五、六、七三章介紹了成本效益分析法及其應用。第五章介紹了如何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分析公共項目的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第六章采用這種方法分析財政支持農業(yè)綜合開發(fā)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的效益;第七章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和生產函數法分析財政支持種養(yǎng)殖業(yè)項目的效益。其中對于財政資金投入效果的分析采用了生產函數法和邊際分析方法,將在以后的實踐中進一步擴大應用范圍。第八章提出了在我國發(fā)展政策性農業(yè)互助保險的建議,認為這種形式的農業(yè)保險可以充分利用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組織的媒介作用,通過農業(yè)保險促進農業(yè)合作化生產的發(fā)展,充分體現政府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社會主義特性。第九章討論了如何利用成本效益分析的結果,確定財政補貼的標準,提出了五種財政補貼形式:從量補貼、從價補貼、按比例補貼、復合補貼和選擇補貼,并給出了相應的案例。第十章提出了政府理性決策的理念,以及如何采用理性決策對公共財政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行規(guī)劃。附錄部分是兩篇采用經濟學方法思考日常工作的隨筆?!豆藏斦С帧叭r”和新農村建設理論與實踐》適合從事政府項目管理和公共財政管理的各級政府官員參閱,也可以作為從事公共財政研究工作的人員和具有一定經濟學基礎的大專院校師生的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