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組成,總稱圓明三園;占地面積約5200畝,周長近10公里,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相當于北京皇宮的建筑面積)。圓明園本是明代一個故園。清朝從康熙至咸豐的六代帝王,歷時150多年,集中全國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把它營建成為一座舉世無匹的大型皇家宮苑。雍正時,開始把它建成“避喧聽政”的行宮,使之成為僅次于紫禁城的政治活動中心。乾隆時,清朝國力強盛,大規(guī)模擴建圓明園。在圓明園的東面,拓建長春園;東南拓建萬春園。圓明三園的布局,從此基本確定下來。乾隆先后六下江南,每見美景名勝便命人在圓明園中仿造。圓明園里有一個安瀾園,長春園里有一個小有天園,還有一個獅子林和一個茹林。這四個景就是仿照江南的海寧隅園,杭州汪氏園,蘇州獅子林和南京瞻園“四大名園”建筑的。長春園最北邊有一組西式宮殿建筑─西泮樓,則是乾隆時期根據西方傳教士郎世寧的設計,由中國匠師精心建造的。西洋樓景區(qū)的“大水法”和“遠瀛觀”多由白石砌成,雖為歐式建筑,但揉合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特點,中西合璧,堪稱一絕。圓明園不僅是中國封建時代建筑藝術的結晶,而且是世界罕見的博物館和藝術館。清朝皇家的寶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宮殿中,而是在圓明三園。園內珍藏著許多中外古今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畫,鼎彝禮器,藝術奇珍,金珠玉石,銅瓷古玩。西方譽之為“萬園之園”,的確是當之無愧的?!睹已壑械膱A明園》則介紹了名家眼中的圓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