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禪讓公天下
周文王羨里演《易》
周公旦“一飯三吐哺”
孔子與弟子論仁
孔子周游列國
子思傳《中庸》
孟子見梁惠王
孟子與齊宣王論君權
茍子任稷下學宮祭酒
秦始皇焚書坑儒
得天下與治天下
老伏生傳《尚書》
董仲舒進獻《天人三策》
劉歆爭立《春秋左氏傳》
王充批讖緯神學
黨錮之禍
鄭玄遍注群經
王弼貴無談玄
隋文帝創(chuàng)科舉制
唐太宗興儒學
魏徵諫唐太宗《十思疏》
孔穎達編《五經正義》
韓愈教訓太學生
柳宗元統合儒釋
唐太宗刻石經
半部《論語》治天下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
張載棄兵習儒
程頤教宋哲宗
朱熹定“四書”
“宇宙即吾心”
張■主持岳麓書院
陳亮辯“王霸義利”
明太祖問政于宋濂
方孝孺樹無字豐碑
王守仁論知行合一
東林書院
黃宗羲以儒學論治國
顧炎武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王夫之實學考據
乾隆題詩獎戴震
林則徐開眼看世界
曾國藩學習西方辦洋務
公車上書
康有為倡大同世界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章太炎怒斥袁世凱
釋
浴佛節(jié)和釋迦牟尼的誕生
生死何在
愛情的誘惑
老、病、死、沙門
決意遠離凡俗
剃除三千煩惱絲
六年苦修
食用乳糜
濯衣沐浴
菩提樹下端坐
與魔交戰(zhàn)
悟通六道成就正覺
諸天贊賀天王獻缽
初次講道
度化富樓那
迷惘中的那羅陀
耶舍和他的父親
拜火教三兄弟
雙賢投佛
大迦葉求度
感念母恩
法華妙典
傳法迦葉
平靜的囑托
最后的教誨
舍利弗離世
佛陀涅槃
道
古道青牛幽關
從老子到太上老君
黃老的南面之術和養(yǎng)生術
莊周:道家思想的繼承者和光大者
鄒衍陰陽五行說與儒家思想
丹經之祖魏伯陽
張陵創(chuàng)立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北移
葛洪與葛氏道:原始道教發(fā)展成熟
寇謙之改造五斗米道
靈寶派與陸修靜
內外雙修
蘇玄朗首開內丹煉養(yǎng)之風
杜光庭:道教理論集大成者
“鼾睡神仙”陳希夷
劉海何曾戲金蟾
至死不悟“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
王重陽創(chuàng)全真教
丘處機萬里謁大汗
三教合一真大道教
正一道“三山歸一”
朱元璋的兩手政策
明世宗迷道
潔代道教的衰降與擴滲